澳洲業務受創 中電去年少賺九成 總裁蔣東強:油價回落 經營環境有望改善

中電(0002)去年香港和內地業務表現強勁,惟澳洲業務遭受多方面衝擊,導致去年純利按年大跌89.1%,至9.24億元,第四期中期息維持每股派1.21元,與2021年持平,全年合計亦維持每股派3.1元。中電總裁蔣東強昨於業績會表示,澳洲業務面對劇烈波動及複雜市況,加上提供基載電力的發電機組出現故障令發電量減少,對盈利構成壓力。由於遠期合約須按規定以市值計價,而當時的能源價格高企,導致去年底出現重大的公平價值不利變動,不過隨着能源價格回落,去年12月的狀況比半年前已經大有改善。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中電去年綜合收入按年增加20%,至1,006.62億元;與2021年比較,中電大部分業務的業績穩健持平,但該集團的財務表現受到EnergyAustralia營運虧損,以及出售印度的Apraava Energy額外10%權益所帶來的會計虧損影響,導致集團去年營運盈利按年下跌51.4%,至46.23億元。
蔣東強表示,隨着國際油價、煤價由高位回落,如果趨勢能持續,相信未來數月燃料費用有望下調。面對國際油價波動,他認為投資可再生能源可以避免國際能源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影響,而且相關資產壽命較長,假若以數十年攤分成本,對電價的影響輕微。他又指,預計明年與政府商討該集團未來5年資本開支,而發電投資則取決於香港長遠的減碳目標,預期短期內會提升天然氣比例,中長線發展可再生能源。
去年港電力需求微降1.5%
香港業務方面,能源及相關業務營運盈利為86.66億元,按年升2.7%。去年香港電力需求輕微下降1.5%,部分原因是5月的天氣較涼快致使住宅客戶用電量減少,經濟放緩亦導致工商客戶的電力需求減弱,尤其是食肆、物業管理公司及零售店舖。然而,向數據中心的售電量持續上升抵消了部分影響。
澳洲業務方面,Energy Australia於去年下半年持續面對年內較早時出現的營運問題,包括雅洛恩電廠與Mount Piper電廠發電量下降,因而對財務表現產生重大影響,去年澳洲營運虧損按年擴大至52.67億元。
內地業務強勁 按年多賺34%
建基於零碳資產組合帶來的貢獻,內地業務去年的表現強勁,營運盈利按年升34.3%至22.29億元。該集團位於廣東省的兩個核電站繼續表現強勁,陽江核電站錄得破紀錄的發電量。此外,東南亞及台灣業務去年的營運盈利,按年跌近94%,至1,100萬元。
港業務今年定五年計劃
中電指,今年是香港業務發展的關鍵一年,將與政府商討2024年至2028年的五年發展計劃。管制計劃協議為中電在香港核心市場的業務制定了清晰框架,並提供了適度的明確性,讓該集團能有信心作出投資,確保客戶享有世界級的電力服務,同時配合政府包括於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目標等政策。
中電股價昨收報55.7元,跌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