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辦飄色搶包山 時隔3年盛事再現

◆長洲太平清醮的3座大包山均由陳金原一家合力製作,惟擔心有關工藝無人傳承。圖為以往豎立大包山支架情況。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Fb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的3座大包山均由陳金原一家合力製作,惟擔心有關工藝無人傳承。圖為以往豎立大包山支架情況。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Fb圖片


  主辦方:檢查翻修籌備忙 料人流超疫情前

  香港步向復常之路,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停辦的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及搶包山比賽,將於今年5月26日復辦,參與搶包山比賽的健兒可在下周一(27日)報名參賽。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主席翁志明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透露,他們已開始籌備工作,各街坊將會檢查飄色的道具和進行翻新,同時會更換製作包山的竹枝等,預料屆時將吸引大量遊人到長洲,人流或較疫情前的五六萬人為多。香港文匯報在採訪了製作包山及飄色的師傅時,他們均提到這些傳統手藝已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擔心未來沒有人傳承。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太平清醮是長洲一年一度的盛事,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今年長洲太平清醮主要項目飄色巡遊及搶包山比賽,將在5月26日佛誕當日舉行。康文署昨日宣布,18歲或以上、健康及體能良好人士可參加搶包山比賽,下周一起接受報名,下月20日截止。參賽者必須完成攀包山架及防墮安全訓練後,通過選拔賽、初賽和複賽,爭奪12個決賽席位。

  主辦方盼到時已撤「口罩令」

  翁志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日前已舉辦首次會議進行籌備工作。由於過去三年也因疫情關係要減少人流,暫停了飄色巡遊、搶包山活動,其他儀式亦從簡,故復辦前,飄色及包山的材料要檢查有否損耗,重新翻新及更新。目前距活動舉行約3個月,仍有足夠時間準備,「已呼籲其他參與團體找找自己的工具,找找獅子、麒麟等,有否損壞、有沒有事,要否重新做過。」

  疫情爆發前,長洲太平清醮吸引5萬至6萬名遊人,停辦上述活動已三年,翁志明預料今年比往年熱鬧,估計不少巿民也會湧到長洲看飄色和觀看搶包山比賽,人流更多,而以往也有不少內地旅客到場觀賞,「現與內地已恢復全面通關,也將吸引不少旅客重臨。」目前「口罩令」仍生效,他期望活動舉行時已撤銷「口罩令」,否則或會為相關活動申請豁免戴口罩。

  每年太平清醮的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除舉辦包山嘉年華及搶包山比賽外,也會豎立3座高逾15米的包山進行祭祀,但過去三年有關包山大縮水,由高約15.5米減至約4.6米。一直製作大包山的陳金原師傅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搶包山比賽的包山由康文署外判負責製作,但長洲其他包山均由長洲包山師傅用竹枝製作,他已接到電話要再製造原來高度的大包山。

  師傅憂「紮山」手藝失傳

  他介紹,製作大包山使用茅竹,較搭棚使用的竹更粗,而今年復常後這些竹要全面更換,「紮作大包山的竹有使用年期,壽命只有三四年,之前所用的竹作廢,要全面重新添置。」搭建該3座大包山,需要動用逾百枝茅竹,製作歷時一個月。

  現年52歲的陳師傅直言,有關的手藝出現傳承問題。自己雖有兩名兒子,十多歲的長子雖有幫手,但他沒有興趣繼承製作大包山的工作,「係家族傳落嚟的工藝。我年輕時跟爸爸學做大包山,現在家族成員包括哥哥、姐夫、細佬及外甥一齊去做,但一啲年紀大咗難以繼續,年輕的本身亦有工作,未必請到假。我本身搞室內裝修,時間上才較彈性。」

  他指出,大包山一年才做一次,難以收徒弟製作,擔心這些工藝日後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