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復常通關帶旺商場酒店業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由於所有預計在本財政年度完成並出售的香港住宅項目均於下半年度落成,新鴻基地產(0016)昨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中期業績,股東應佔純利按年跌44.6%至84.1億元,每股盈利2.9元;在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後,基礎純利按年跌36.1%至94.7億元。中期息維持每股派1.25元。資產負債比率微升至19.2%。未來10個月新地於香港推售7個項目合共260萬方呎樓面,內地亦有至少5個項目合共200萬方呎樓面推售。
中期純利跌44% 維持派息1.25元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於業績中指出,內地和香港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漸趨緩和,期待已久的復常和通關終於實現,經濟亦正踏上復甦之路。新地在抗疫期間一直和香港一起迎難而上,在審慎的財務管理原則下,持續投資於香港及內地一線和主要二線城市,做好充足準備把握經濟復甦帶來的機遇。
他指出,在行政長官李家超領導下,香港聚焦「全力拚經濟」、開拓商機,政府又推出吸納人才和刺激經濟措施,令經濟重拾活力,尤其2月初恢復全面通關後,訪港旅客顯著上升,高檔酒店及零售市場反彈的速度亦較預期快,集團多個商場的人流進一步回升,酒店的入住率及房租亦顯著上升。業績期內,集團的零售物業組合表現穩健。寫字樓方面,集團物業組合的出租率在期內保持平穩,自去年底起接獲的租務查詢明顯增加,不少企業積極部署把握疫情過後的發展機遇,當中以資產和財富管理、保險、基金等行業最為活躍,個別行業例如美容健康等亦有回暖跡象。集團相信隨着經濟活動和商務往來更加頻繁,租務需求將會進一步回升。
期內總租金收入按年跌6%
新地於2022/23財年上半年來自物業銷售的純利為33.7億元,按年大跌近56%,跌幅顯著原因為所有預計在本財政年度完成並出售的香港住宅項目均於下半年度落成。按所佔權益計算,集團在期內錄得的合約銷售額約163億元。除物業收入下降外,集團期內總租金收入按年跌6%,至119.3億元,淨租金收入則按年跌9%至88.9億元,主要是由於內地出租物業組合表現受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