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港綠債發力 打造綠色金融樞紐\大衛

香港綠色金融連環出擊,繼上月成功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綠色債券發行之後,目前亦籌劃全球首推代幣化綠債(Digital Green Bond)計劃。此舉有助香港綠色債券市場打響名堂,彰顯特區政府打造綠色金融中心、開拓金融新亮點的決心。
特首李家超沙特、阿聯酋之行,有助開拓中東市場商機,增強香港經濟復甦動能,同時也實踐香港積極主動參與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其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對基礎建設需求大,香港可提供投融資等金融服務。中東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之一,可為香港金融發展注入新動力。
例如沙特建設未來之城NEOM,這座標榜零汽車、零道路、零碳排的環保智慧城市,相信近年蓬勃發展的香港綠色債券市場在項目融資方面可扮演一定角色。
一直以來,中東企業融資大都在歐美市場進行,隨着特首中東之行,中東商界加深對香港市場優勢與機遇的了解,預期未來會有更多中東企業使用香港平台進行融資。
綠債頻創先河助打響名堂
事實上,當局積極主動作為,大力推動綠債市場發展。例如2021年發行30年期美元綠債及20年期歐元綠債,均是當時亞洲以該貨幣發行年期最長的政府類別綠債。此外,2022年發行總值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規模稱冠全球。
踏入2023年,香港更是連環出擊,上月成功發行史上最大規模、總值58億美元涉及三種貨幣計價的綠債,目前又搶先機,籌劃發行代幣化綠債,將是全球首發,市場反應如何受到高度關注。香港綠債發行迭創先河,有助快速打響名堂,吸引包括中東企業在內的海外企業來港發債融資。
全球首發代幣化綠債搶先機
值得留意的是,首次代幣化綠債發行,屬於試點項目,交易、結算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據知代幣化綠債首發規模只有約8億港元,且限於機構投資者認購,若然運作暢順,未來將可較大規模與更廣泛發行。
由於代幣化綠債入場門檻可低至百元,且可降低交易與結算成本,預期成為綠債發展未來趨勢,可見香港金融科技應用、金融創新走在全球前列,同時突顯特區政府打造綠色金融中心、開拓金融新亮點的決心。
港交所積極拓綠色金融產品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各國着力減碳轉型,達至碳達峰、碳中和,全球各地都需要龐大資金發展清潔能源與投資綠色基建,成為香港金融升級轉型的重要契機。
為配合綠色金融發展,港交所積極開拓多元綠色金融產品,香港首隻綠債ETF──GX亞洲綠債(03059)已在去年8月上市,還建設Core Climate平台,發展碳交易市場,助力香港發展成為綠色金融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