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中東之行 踐行有為政府高效市場有機結合

  正在沙特阿拉伯訪問的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昨日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大臣會面,在雙方同意加強擴展兩地投資貿易的共識下,兩地政府將啟動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談判。特區政府主動走出去講好香港故事,善用香港獨特優勢「搶企業」、「搶資金」,努力踐行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的有機結合,促進香港、內地和中東市場和資本合理配置、產業多元合作、共同創富發展。面對新的國際合作態勢,本港應積極優化上市集資機制,吸引更多中東企業來港融配資、發債,進一步鞏固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中東因出產石油而累積天量財富,有數據顯示,目前中東產油國擁有的主權基金總額,達到3.5萬億美元,相當於英國1年的生產總值。此外,中東有不少具國際影響的家族辦公室和商業集團。近年中東國家有意識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減少對石油產業的過分倚賴,例如沙特阿拉伯正推動「2030願景」龐大發展計劃,準備投入5,000億美元發展汽車工業、流通服務業等新產業,並在沙特西北部興建智慧城市「新未來城」。中東新興市場銳意大手筆投資發展,創造了龐大商機。

  香港作為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資金自由流動,法律、監管制度及交易規則與國際接軌,已有很多機構投資者及主權財富機構把投資平台設在香港。例如自特區政府發行伊期蘭債券以來,市場上已有不少伊斯蘭金融產品及服務在港推出,包括在港交所上市的環球伊斯蘭債券、伊斯蘭基金及伊斯蘭銀行業務窗口等。2017年,港交所曾積極尋求全球最大石油企業、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來港上市。如今中東各國資產需要多元化配置,投資港股或當地企業來港上市正是相當理想的選擇。

  香港要持續增強金融市場吸引力,當然不能全靠市場自行運作,政府有為助力不可或缺。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搶企業、搶人才」,提升香港競爭力。此次中東之行,李家超透露會訪問沙特阿美,介紹香港優勢,鼓勵對方來港上市。李家超訪問中東,既是落實施政報告的計劃,更是政府積極作為,為香港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做大做強香港資本市場,為香港經濟發展引入強勁新動力。

  中東是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重要節點,更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重要來源地。沙特等國堅持與中國發展經貿友好合作關係,積極參與中方倡議的「一帶一路」發展,在航運、能源、石化、金融等多領域與中國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調查顯示,在中東除以色列之外幾乎每個國家,從2009年開始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當地最大的貿易夥伴。

  近年中東為減少依賴歐美市場、分散投資風險,增加對亞太地區投資,包括投資人民幣債券、股票或收購中國內地資產;中東國家亦有大量基建需求,而中國是不少基建項目的主要承包商,在市場上佔有較大份額和優勢地位,中東國家的人民幣使用量、交易量與日俱增。香港不但是國際金融中心,更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樞紐,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中東的資金可通過香港的「雙向流通」渠道投資內地資產市場,也有助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李家超此次中東訪問,反映香港積極參與、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更有效將香港市場聯通中東市場和中國內地龐大市場,深化中國和中東地區、阿拉伯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格局,更彰顯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大有可為、前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