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憑闌處】志蓮淨苑遊記
童 心
農曆正月初三,天藍如洗,宗豪兄駕車載我去志蓮淨苑。由山門入園。山門在陽光下越發莊嚴肅穆,鎏金黃閃閃發亮,一如「山門」象徵明燈之寓意,正正指引眾生走向解脫之道。宗豪兄笑稱︰「人活一世,俗務纏身,俗物亦不少,煩惱因慾而生,想要解脫,先要放下慾,着實困難。」宗豪兄剛剛升級奶爸,家中小兒夜夜喚他起身餵奶。我暗諗他所言俗務,大抵如此,便朗聲勸慰:「幸福的俗務,不是人人有,多少人求之不得。」
進得山門,有大小4塊蓮池。蓮花是佛教法花,為純淨無染之意思。4個蓮花池取意象於「淨土經變圖」,意為阿彌陀佛淨土的七寶池及八功德水。池水靜謐悠然,蓮葉新綠盎然,蓮花或紫或粉,濃淡相宜。有蜻蜓落其上,薄翼如紗,輕盈如畫。我看得凝神,宗豪兄的興致在別處——庭院當中,有銅製燈盞,有蓮花座及佛像印刻於上,禪意深深,長明不滅。我問宗豪兄:「何為俗物?蓮和燈盞,孰雅?」宗豪兄聽出揶揄,哈哈大笑:「欣賞俗物,境界也。」
穿過蓮池,是天王殿。天王殿的壁畫,既有中華傳統文化之中的敦煌壁畫之特色,亦有日本平等院鳳凰堂的影子,文化融合盡顯。天王殿的屋簷設計頗見功力:上簷,鎏金鴟尾,栩栩如生;中簷,鴛鴦交首,活靈活現。大殿供奉虛空藏菩薩,安詳睿智,慈悲永駐。在中國民間,普遍信仰虛空藏菩薩能增進福德、智慧,消除災障,增長財富。八世紀時,虛空藏菩薩信仰由中國傳入日本,僧侶間頗盛行《虛空藏求聞持法》以增進記憶力,日本高僧空海即曾修此法。宗豪兄專門準備了兩個紅包,畢恭畢敬地投入佛前的功德箱內。我好奇:「為何兩個?」宗豪兄言:「替子結緣。」我問:「何不攜子前來抱拜,豈不更加誠心?」宗豪兄撓撓頭:「太小,恐啼聲驚擾。」此時,恰天王殿兩側鐘樓鼓樓齊齊發聲,我笑言:「誠心感天動地,佛祖已知。」
天王殿後,便是更加幽深的院落。大雄寶殿位於庭院的後方,是全寺的中心。信眾依次排隊前行,向釋迦牟尼禱告。佛祖的慈光之下,我祈禱各種與疫情相關的限令早日完結,社會完全復常;宗豪兄喃喃唸唸,我問他所求為何時,他詭譎一笑:「不能言,告訴別人就不靈了。」
我很喜歡園中古樹,其中更有兩棵羅漢松是由湖南移植來港二千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樹木姿態各異、妙趣橫生。志蓮淨苑的整體設計,無論看植物、建築、古園林,盡顯中國建築藝術中虛實互濟、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值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