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隧改善工程 擬今年向立會申撥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獅子山隧道為全港首條行車隧道,歷史悠久加上使用量極高,難免出現耗損,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發表網誌表示,特區政府正推展獅隧的改善工程,盼透過擴建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和提升隧道交通容量,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聘請顧問做首階段設計和工地勘測,爭取於2025年動工,預料在2029年啟用新隧道管道,再隔4年便可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3線行車。

  林世雄表示,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比興建一條全新隧道更複雜,所需時間因此亦較長,局方為維持施工期間隧道的交通運作,需先建成新北行隧道管道以暫時替代現有的南行隧道管道,並完成轉駁水管工程,才能展開南行隧道管道的擴建工程。

  他指出,因應擴建工程,局方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和隧道現有設施,包括機電系統、消防系統、隧道監測系統等,而由於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因此在考慮隧道建造方法時,除了需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林世雄提到,按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建議,路政署會於獅子山隧道公路適當地方,裝設隔音屏障或隔音罩等噪音緩解設施,部分單位的噪音水平可減低10分貝或以上,提升生活質素。局方已接獲各方對現有北行隧道未來用途的建議,強調有關用途需考慮配套設施的限制、相關消防要求等一系列因素,局方會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

  爭取2025年動工

  在時間表方面,政府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和工地勘測,爭取於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4年啟用新隧道管道,及於啟用新管道4年後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3線行車,林世雄指改善工程後的獅子山隧道將能加強九龍和新界的連接,並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