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館】天才橫溢欠缺雄才大略的宋徽宗


  王正亮

  王正亮,在父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初中已接觸玄學,後得佛法老師傳授陽宅風水及文王卦。直到2013年,通過禪定悟出與際遇相應之姓名學,依此因緣,公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1082年11月2日,宋徽宗趙佶出生,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同時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亦是收藏家,對瓷器、茶學、音律等領域皆有研究,並擅長古琴、蹴鞠、擊鞠、打獵、射箭、馬術等,更自創「瘦金書」字體。

  看似文武雙全、天才橫溢,在藝術領域更是不可多得的天才,然而樣樣皆精的宋徽宗卻是一個非常不稱職的皇帝。徽宗當政時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只管享樂,於是爆發宋江起義、方臘起義等多次民變。

  而從姓名五行去分析,蘇軾與宋徽宗趙佶,兩者姓名有着的共通點,就是彼此皆是金剋木,而只不過兩者有着陽與陰的分別。蘇軾,庚甲屬陽金,陽木,而宋徽宗趙佶,辛乙屬陰金、陰木,陽較豪邁,大刀闊斧!陰則較細膩較陰柔,故宋徽宗的辛乙在藝術、書法層面是非常細緻、幼細,辛金講幼細的理性邏輯,而乙木則強於從範本中作改善,更幼細、更人性化。

  惜趙佶辛與乙是沖剋關係,自然怎會無缺點?而金的反差,首先就是很容易觸發金性的貪慾,故乙木的感性細緻令徽宗才華橫溢,只不過不是豪邁的風格而已!

  而宋徽宗的藝術才華可從他的繪畫及作品顯現。在繪畫方面,宋徽宗是工筆畫的創始人,尤其擅長畫花鳥、山水、人物、樓閣。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吉祥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生漆點畫眼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令人驚嘆。他的代表作《芙蓉錦雞圖》所畫的錦雞,飛臨於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轉頸回顧,翹首望看一對彩蝶翩翩飛舞。畫中狀物工麗,神情逼真。錦雞全身羽毛色澤艷麗,曲盡其妙,俱為活筆。

  芙蓉枝葉的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葉都不相同,各具姿態,而輕重高下的質感耐人尋味。圖下幾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構圖的錯綜複雜感,渲染了金秋的氣氛。芙蓉斜刺向上,使觀者凝神於飛舞的雙蝶。用筆精嫻熟練,雙勾設色細緻入微,空間分割自然天成,足以代表北宋宣和年間院體畫的最高水平。工筆畫的典雅與俗氣之分,關鍵就在於胸懷修養的內涵,運筆的動力節奏感和詩意的構成,宋徽宗的這幅畫典雅濃麗,詩情畫意,不愧是中國繪畫史上院體畫的上乘之作。

  宋徽宗獨創的花鳥畫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宋徽宗的花鳥畫,大都取材於自然寫實的物象。他的構思十分巧妙,着重表現超時空的理想世界。這一特點開啟了南宋劉松年、李嵩和夏圭在山水畫構圖方面的變革先聲。他還強調形神並舉的繪畫技巧。勞倫斯·西克曼在《中國的藝術和中國的建築》一書中曾說,宋徽宗的花鳥畫寫實技巧以「魔術般的寫實主義」給人以非凡的誘惑力。宋徽宗提倡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創作。他創作時,經常以詩題、款識、簽押、印章巧妙地組合成畫面的一部分。這成為元、明以後的傳統特徵。

  宋徽宗在位時,曾廣泛收集歷代文物書畫,並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讓文臣分門別類,著錄評論,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這些都對宋代的繪畫藝術起了推動和倡導的作用。他還增加畫院畫師的俸祿,將畫院列入科舉制度中,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嫩綠枝頭紅一點,惱人春色不須多」等詩句為題,考錄畫師,給畫院注入「文人畫」的氣質。許多畫師,如李唐、蘇漢臣、張擇端、米芾等,皆是由此脫穎而出,樹譽藝壇。皇帝如此鍾愛書畫,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趨之若鶩?北宋書法、宮廷畫在此時發展到極至。

  在書法上,宋徽宗起初學的是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又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既有「天骨遒美,逸趣藹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如「屈鐵斷金」。特點是筆畫瘦細而有彈性,尾鈎銳利,運筆迅疾。字形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一種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苟。這種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涵養以及神閒氣定的心境來完成。此後儘管學習這種字體的人很多,但能達到其神韻的卻寥若晨星,這足以見證宋徽宗的書法功力。宋徽宗的詩詞顯得較為平庸,前期的詩詞享樂情調十分明顯。淪為亡國君之後,觸景生情,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