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通關:動感號再出發 鐵路迷:好感動



在深發展工餘追拍火車 今帶當年通車模型搭赴港首班車
「期待高鐵復運的心情,就如當年香港段通車一樣,既興奮又激動。」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香港中醫師黃文偉專程從西九龍乘車北上深圳體驗。經歷過新冠疫情期間的停運,香港高鐵今日(15日)再次通車,黃偉文亦度過了自己北上工作的第一年。作為一位鐵路迷,他不僅第一時間搶購了15日首班車車票,還要帶着2018年高鐵香港段通車時特別推出的限量紀念版「動感號」列車模型,搭乘深圳北站開出的首班車返港,「動感號,真的令人好感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
香港高鐵通車是當年的大事件,黃文偉很早就在港鐵網站上買了通車首日的車票,計劃北上深圳高鐵一日遊。
當年一大早出發買模型
「9月初知道有限量紀念版的『動感號』列車模型會在通車當日售賣,因擔心西九龍站沒貨,所以一早就在粉嶺站買好了,280港元一架還附一本紀念手冊,有西九龍站的建設歷史介紹,還能收藏首日車票。」
黃文偉回憶道,當時西九龍站設置了幾個打卡點,他提前一個多小時抵達,以預留充足時間參觀,他還坐在西九龍站內的口岸分隔線上拍照紀念。
8時20分,他所搭乘的「動感號」正式開出,列車全程非常平穩,車上幾乎沒有人是坐着的,大家站着來回參觀着車廂。黃文偉也拿着列車模型,一會在座椅靠背上打卡,一會在餐廳桌面上留影。「出了隧道不一會就到了深圳北,十幾分鐘的時間真的不夠用。」下車後,他還意猶未盡地在站台與朋友合影,「當時的鐵路工作人員也都沒有趕我們走,大家都沉浸在通車的喜悅中。」
時隔多年,終於又能再見到「動感號」真車,黃文偉很激動,他細數「動感號」的與眾不同:與和諧號、復興號相比,港鐵的「動感號」設計色調更為明亮,港鐵乘務員的制服更鮮艷;外觀是流線型的拉花,比和諧號平板的直線要更加漂亮;列車外有很大的港鐵Logo,給人熟悉感;車上有Wi-Fi,座椅坐墊較薄等。
高鐵改變跨境出行方式
對於當時還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書的黃文偉來說,高鐵完全改變了他的跨境出行方式,不論是去深圳見朋友還是回學校,他都會首選乘高鐵。「儘管高鐵車資會較廣九直通車、廣深和諧號等高一些,但節省下來的時間更重要,可以早一些見到家人、朋友,工作上也能更加有彈性。」黃文偉說。
「今天(15日),我是專門為了搭首班車才買的車票,之前還專門把紀念列車模型帶到了深圳,就是想再次感受一番高鐵通車的喜悅。」黃文偉表示,過幾天過年,他還會乘高鐵返港與家人團聚,「1月19日(年廿八)下午6點下班後,我就乘高鐵回家。從公司搭的士10分鐘就能到高鐵站,恢復通車真的太讓人高興了。」
打開黃文偉的手機相冊,裏面細緻地區分了綠皮車、復興號、港鐵九廣通(KTT)等多個文件夾。每個文件夾內都是他歷年來奔赴各地所拍攝的列車照片。為什麼會愛上乘火車、拍鐵路,黃文偉笑稱,自己其實最先是一名香港巴士迷,拍巴士的時候也會同時留意一下其他的交通工具。
2005年,第一次與家人北上廣州時,乘坐了廣深和諧號,車上的屏幕會顯示車速,去到時速200公里的時候,覺得太棒了,之後就慢慢開始留意內地的高速鐵路的發展,觀察不同型號、外觀的和諧號列車。此後,再到祖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當年我還專程去找復興號乘坐和拍照。今年春運的新款智能復興號,我有興趣去搭,計劃年後買票去體驗一番。」
盼雙層九廣通保存活化
工作之餘,黃文偉還會去深圳的草埔站、光明城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等地拍攝過路火車。港鐵雙層城際列車九廣通就曾多次進入他的鏡頭,「這趟車是從紅磡到廣州東,我在廣州讀書的時候,曾坐過很多次。現在西九龍的高鐵可以直達廣州東了,似乎以後也沒有什麼機會能再次乘坐,不過,不論是轉售還是拆解,我們鐵路迷都會一直密切關注。」他說,希望九廣通有機會能繼續保留,或變成紅磡至上水的遊覽線,或進行活化後以餐廳、博物館等方式繼續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