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委員過關體驗:X光機忙不過來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3年了,嘗試過多種隔離套餐,今(昨)天終於可以憑48小時的核酸結果直接回到內地,不用隔離,真的是很振奮!」準備前往廣州參加廣東省政協會議的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林至穎特意選了在香港與內地通關首日過關,全程只花了30多分鐘,他大讚方便快捷。
林至穎8日上午11時左右抵達深圳灣口岸,當時排隊過關的人很多,但整個通關流程很迅速,「總體上和此前媒體報道的攻略一致,香港市民跟着做就可以了。」
其實,這並不是疫情以來林至穎的首次過關,3年來他因為商務等原因一直在粵港兩地往返,「21天、14天和10天隔離方案,我都一一體驗過了,終於等到了不用隔離的時刻,很開心,也很振奮,恢復(正常)通關對於粵港兩地經濟的發展,對於大灣區合作加速推進都有積極意義。」
親身體驗下來,林至穎覺得通關效率很高,但也有一些可以優化的地方,例如通過深圳海關時旅客需要提交一個「進出境人員海關健康申報碼」,儘管現場有不少工作人員協助,但對於年紀比較大或者是不太熟悉智能設備的香港居民可能未夠友好,還有改善空間。另一方面,3年未有正常通關,很多香港居民都大包小包帶着很多東西回來,但現場只有兩台X光機掃描行李,感覺都忙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