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世紀謎團之四:與中微子相輔相成 以超新星爆炸為研究目標 鑽研重力波助解暗物質

◆朱明中一直致力於探尋人類在百年前察覺的暗物質世紀謎題。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朱明中一直致力於探尋人類在百年前察覺的暗物質世紀謎題。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螺旋星雲,中心為白矮星。恒星死亡時把星球外層推出太空形成星雲,星球核心則成為一顆約有太陽質量,但只有地球大小的白矮星。照片由鍾哲翟在中大拍攝
◆螺旋星雲,中心為白矮星。恒星死亡時把星球外層推出太空形成星雲,星球核心則成為一顆約有太陽質量,但只有地球大小的白矮星。照片由鍾哲翟在中大拍攝

◆白矮星(左圖右方光點)從伴星(左圖左方黃色星球)吸積物質,若白矮星質量增加至超越1.4倍太陽質量,會變得不穩定,有不受控的核爆反應,成為IA類超新星(右圖)。 NASA圖片
◆白矮星(左圖右方光點)從伴星(左圖左方黃色星球)吸積物質,若白矮星質量增加至超越1.4倍太陽質量,會變得不穩定,有不受控的核爆反應,成為IA類超新星(右圖)。 NASA圖片

  專研天文物理和宇宙學的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朱明中,一直致力探尋人類在百年前察覺的世紀謎題─暗物質(Dark matter)。隨着科學不斷進步,近年包括中微子以至新出現的重力波信號等,都一一化為他的工具,哪怕是遠在銀河系外發生的超新星爆炸,都有機會發出重力波信號並傳至地球,其中更可望蘊含關鍵信息,助力人類破解這種主導並牽引着宇宙萬物,卻始終未能一窺其真貌的神秘物質的謎團。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科研令人沉醉的其中一點,在於當下發現的成果並不代表終點,而是啟發我們探索更多未知領域、引領人類不斷向前的關鍵鑰匙。2016年2月,科學界宣布成功探測到兩個黑洞合併所產生的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又作引力波),證實一個世紀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要預言;數年過去,如今重力波信號更成為科學家發掘宇宙未知真相的全新利器。

  「科學界基本上都幾肯定,宇宙中暗物質遠多於我們已知的普通物質,但我們仍然未知它到底是什麼,它不發光,似乎就只會產生萬有引力,或少少弱作用力。」暗物質可算是當代宇宙學最大謎題之一,朱明中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人類約在百年前開始察覺其存在,然而一直沒有任何直接觀測證據,只能以間接方式推斷其存在。

  暗物質混入星體使光度減弱

  朱明中約在10年前開始鑽研暗物質,他透過觀測超新星爆炸,從而了解當中有否暗物質「混入」星體之中,「過往一直去量度超新星,都是量度其光度變化圖……我們發現如果(星體)多了暗物質,會令其光度減弱,而且光度變化的闊度亦會不同。」

  不過,利用可見光研究超新星存在一些問題,「根據傳統天文學上的估計,每個星系大概三四十年就有一次超新星爆炸……不過銀河系上一次發生我們肉眼可見的超新星,已經是400年前。」朱明中解釋,其中一個可能是這段期間的確沒有超新星爆炸,但另一個更大的可能性,就是爆炸的超新星跟地球間,存在氣體、塵埃、星星等因素阻擋,「光線根本傳不過來,就算它爆發,我們也看不到。」

  正因如此,朱明中近年積極利用重力波信號作為暗物質的觀測工具,並鎖定在可見光波段較暗,但可發出較強重力波和中微子信號的AIC類超新星作為研究目標。「假如超新星爆炸之前,有很多暗物質混在裏面的話,會令其爆炸減弱,而且星體爆炸時是轉動的話,就會衍生好多重力波信號,這些重力波亦會受到星體原本的暗物質影響。」

  團隊的工作就是要預先模擬不同情況計算,「在沒有暗物質情況下,星體原本轉動有多快,爆炸時產生的重力波會是如何。之後再假設加一些暗物質,然後又再計算……如是者,我們要做好多個可能性,希望若有天量度到重力波後,用來作比對,哪個會是最大可能。」

  重力波有優有劣 中微子互為印證

  朱明中解釋,重力波的優勢在於可以探測更遠星體,「重力波能穿透所有物質,即使(爆炸)發生在銀河系的另一邊,途中有很多物體阻擋了光信號,但其所發放的重力波,我們都能量度到。」

  惟重力波信號也有弱點,就是爆炸必須呈不對稱才會發出,「要放出重力波,一方面需要很猛烈的星體運動,而且是要不對稱。一旦是球狀對稱的爆炸,重力波就可能好微弱,甚至沒有信號發出。」

  因此,朱明中分享這項研究也運用了中微子(neutrino)信號作為另一觀測工具,與重力波相輔相成,互為引證,「相比重力波,中微子(傳播距離)沒那麼遠……但兩種信號會帶有不同資料,如果兩種都量度到,一來會加強我們的信心,確定信號是來自AIC類超新星爆炸,二來亦有助於我們分辨,例如它(超新星)有多遠、轉動多快、如何不對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