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紮穩打/確診與密接 隔離減至5日

  圖:專家指戴口罩可防新冠及流感,支持繼續維持口罩令。
  圖:專家指戴口罩可防新冠及流感,支持繼續維持口罩令。

  香港穩步邁向復常,政府平衡市民健康、社會發展等因素後,宣布今日起進一步調整防疫措施,包括縮短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不論是否已接種疫苗,如果符合快測陰性要求,隔離及檢疫期可縮短為五天;入境人士抵港後接受快測的規定,也由七日減至五日;但社交距離措施及強制口罩令則維持不變。政府強調,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在情況許可下,將尋找復常空間再作放寬。\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賴振雄

  政府昨日宣布,由今日(9日)凌晨零時起,調整適用於所有人士(即不論其接種疫苗情況)的隔離、檢疫和檢測安排,確診人士的隔離期原則上仍為14天,但確診人士如在檢測陽性後第四天及第五天快測結果為陰性,便可於第五天申報測試結果後提早完成隔離。

  入境快測由連續7天減至5天

  密切接觸者在檢疫期間,須每天進行快速測試,若他們每天的快測均為陰性,便可以於第五天完成檢疫。由海外和台灣抵港人士,每日做快測的規定由七日減至五日,但抵埗當日及第二日進行核酸檢測的規定不變。

  確診數字持續上升,但政府仍然決定縮減隔離日數,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解釋,根據今年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錄得的數據,累計有35萬名緊密接觸者,當中約10萬人最終確診,無論是否有接種疫苗,逾九成密切接觸者在第五日已可發現,認為檢疫令改為五日相對安全。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補充,接受隔離檢疫的密切接觸者最終約26.6%受感染,即有逾七成多檢疫者沒受感染,檢疫期將可縮短到五日;確診者可以在第四日及第五日取得快測陰性不多,因現時只有55%的確診者可在第六日及第七日取得快測陰性,故受惠人士相信不多。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補充,縮短隔離令至五日,可以有效幫助公立醫院紓緩壓力。當局估計,以現時2000多名具傳染性的確診留院病人中,五分之一人因沒打針要隔離14天,新安排可加快病床流轉。

  疫情倘紓緩 可放寬「安心出行」

  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將維持至本月28日,包括強制口罩令維持不變。李夏茵強調,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在情況許可下,將尋找復常空間再作放寬;對於放寬「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的可能性,會隨着疫情發展有調控空間,但此刻疫情仍在上升,因此並非是現時的考慮範圍之內。

  人力資源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現時普遍公司也跟隨政府的防疫措施,只有部分工種或崗位因為要經常接觸其他人,採取較嚴謹的防疫要求,相信縮短隔離檢疫日數後,對部分公司企業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