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明確6高層分工 「一條龍」煽對抗政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婷)在本案中被控的《蘋果日報》6名高層與黎智英串謀, 按照黎的指令行事,利用《蘋果日報》為平台,各司其職,部署策劃發布中、英文煽動性文章,並邀請攬炒政棍撰文,提供黎智英所要求的煽動內容,一條龍地和黎智英實施串謀乞求外國勢力對中國或香港實施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一環扣一環發布文章煽暴煽仇及鼓吹攬炒對抗政權。

  控方昨日在庭上表示,張劍虹作為《蘋果日報》社長,角色在黎智英之下,負責報章的整體營運、出版事宜;陳沛敏是副社長,負責報章版面運作,另有專欄「堆填生活」;羅偉光是總編輯,主要負責網上新聞編採工作;林文宗為執行總編輯,主要負責報紙編採工作;馮偉光以筆名「盧峯」撰寫評論,2020年6月10日出任《蘋果》英文版總編輯;楊清奇以筆名「李平」撰寫社論,及負責審稿。

  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及其他編輯,逢星期二會舉行策劃會,準備未來一周的報道焦點。編採人員每天又會舉行「初會」及編前會議,決定當日頭版內容。報紙印刷後,編採人員會召開「鋤報會」,檢視報章內容。控方指,2019年3月,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蘋果》發布11篇煽動性刊物文章,內容針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發表煽動性言論,以動搖公衆輿論,更煽動市民上街。在修例風波期間,《蘋果》還發布34篇煽動性刊物文章,煽動非法集結、挑撥市民對警察執法的仇恨、美化暴力和鼓吹以「攬炒」方式對抗中央。

  案情指,《蘋果日報》成為發布煽動性刊物的平台,內容不限於修例風波,而是在廣泛基礎上反對政權。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蘋果》發布了10篇煽動性文章,發表更廣泛的反政權和反法律、反政治秩序之煽動性言論,意圖藉疫情影響民意,煽動針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仇恨。香港國安法實施翌日,《蘋果》在頭版發表煽動文章,並隨報附送海報,抹黑香港國安法,煽動市民持續所謂的「抗爭」。由國安法實施至2021年6月期間,《蘋果》繼續以中、英文發布多篇煽動性文章,乞求外國制裁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的相關官員。

  控方指,《蘋果日報》除了黎智英的專欄,專欄作者還有攬炒政棍李柱銘、胡志偉、袁弓夷及鄺頌晴等人。在黎智英被捕後,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三人主責管理《蘋果日報》,繼續發布煽動文章乞求外國勢力對中國或香港實施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中文版前主筆楊清奇曾與李怡、古立、一劍飄塵等合作撰文,並邀請區家麟提供評論文章,按黎智英的要求撰寫煽動性文章。在黎智英被起訴後,《蘋果日報》又透過法庭報道引述黎智英有高血壓和牙痛問題等內容,旨在博取公眾對黎智英的支持和同情。直至黎智英、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陸續被捕,《蘋果》繼續出版,以支持他們的不合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