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業:紅Van限制大 轉綠大勢所趨


小巴因港鐵的網絡增加,已有不少路線因客量大減而停駛。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小巴要轉型才能繼續生存,估計未來主要在屋邨等住宅區提供接載服務,但紅色小巴受到不少限制,包括不能在新發展區服務,只有綠色專線小巴才有機會在新發展區接載居民,故未來將有更多紅色小巴路線停運,改為專線小巴。
鐵路網擴充 壓縮生存空間
張漢華表示,鐵路壓縮了小巴的生存空間,「很多紅色小巴線已沒有了,例如港鐵港島線向西伸延至堅尼地城後,從東區筲箕灣往來堅尼地城觀龍樓的紅色小巴在一個星期內,由原本40輛車至完全消失,因乘客流失極快。又如以往紅磡區居民也是靠巴士及小巴出行,港鐵開通至黃埔後,居民改搭港鐵,小巴整體損失了六成客量,有一條2號線專線小巴的營辦商經營蝕本,已改由另一營辦商投了來做,證明鐵路網殺傷力很大,紅綠小巴也殺埋。」
就算不停運,鐵路影響下亦令小巴數目大減,「有紅色小巴線原本有20多輛車,現減了10輛,好多綠巴線亦減車及減班次,但小巴減車令班次少了,乘客亦會自己流失。」
不過,他表示綠色專線小巴不會如紅色小巴般停運,政府會安排專線地點,而短途線仍會增加,「主要是接駁線、街坊線,如荃灣麗城花園到深水埗及楊屋道街巿等短途線,始終有存在價值,因價格不高,予乘客方便,以接駁為主。」
至於紅色小巴,他表示由於有不少掣肘,故面對更大的困境,除不能在高速公路行走外,亦不能進入公共交通交匯處,更不能到新發展區提供服務,「例如粉嶺皇后山以往一直有紅色小巴行走,興建公屋後列為新發展區,不予小巴進入,只能在外圍行走。又如小巴要求九龍南昌站可上落客,但政府表示已有完備鐵路及巴士網絡,不開放禁區上落客。」
長遠須轉型 專責接駁服務
現存900多輛紅色小巴,張漢華表示會有更多紅色小巴轉投綠色專線小巴,而專線小巴未來發展方向是提供接駁服務,而這亦是大勢所趨。他希望政府開放多些舊區的禁區讓紅色小巴上落客,且讓紅色小巴到公共交通交匯處做接駁服務。
另外,新款的小巴已提升至19個座位,空間較大及舒適,設備亦有提升,如座位可按鐘提示司機要落車,並有安全帶和警示系統提醒沒有佩戴安全帶的乘客,「不少老人家也乘搭小巴,能在座位上按鐘及有安全帶方便些,現在小巴有兩元長者優惠,方便老人家亦幫到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