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兼顧科學防疫 確保年宵成功復辦
農曆年宵市場攤位昨日起分批公開競投,維園首15個攤位平均成交價高出底價近六倍。食環署形容反應踴躍,但表明如果疫情變差,亦不排除取消年宵。復辦年宵有助增添春節喜慶,增強市民對本港穩步復常的信心;市民對復辦年宵期望殷切,就要與政府攜手合作,鞏固防疫屏障,防止疫情大反彈,保證年宵市場如期成功復辦,讓香港重拾久違的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春節前夕一家老小逛年宵花市,有「新年行大運」「花開富貴」的寓意,到年宵市場購買花卉、賀年物品,已成為本港市民喜迎春節的傳統。可惜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准予復辦年宵但只限濕貨,2022年更因第五波疫情嚴峻,年宵被迫取消。春節缺了年宵,喜慶失色不少,年味淡了不少。
年宵市場刺激消費,年景好的時候,攤販獲利豐厚,部分花商參加一次年宵市場,能賺夠一年花費。因此,以往年宵攤位的競投情況,被視為來年消費市道好壞的晴雨表。今年隨着疫情漸趨穩定,政府決定復辦年宵,年宵攤位競投重演以往的激烈情況,不但行內「老行尊」落力競投,連從未涉足年宵市場的「新丁」,也在父母不惜功本資助下躍躍欲試。這些現象顯示參與競投人士看好年宵市道,即使部分「靚位」的成交價超出預算、年花成本增加,但相信復辦年宵可以釋放更大消費力,對銷情樂觀;同時間接顯示市民對歡樂過年氣氛的渴求,「最重要新年開心」。
不過,疫情並未完全消退,距離年宵尚有兩個月左右時間,復辦年宵能否順利成事仍存在不確定性。負責年宵攤位競投的食環署表明,因應新冠疫情的發展,年宵市場各項防疫抗疫措施可能會有所變更,政府亦可能會調整年宵市場的規模及營業時間、收緊公眾人士的入場要求,甚至取消舉辦年宵市場。署方提醒有興趣人士在參與公開競投前,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一句話,社會各界勿低估疫情反彈的風險。
近期本港接連成功舉辦國際金融峰會、香港法律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大型活動,尤其是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有65,000人次入場,氣氛熱烈。特首李家超及多名司局長也有入場觀看賽事,李家超形容:「數以萬計的人聚集在一起,享受美好時光、分享快樂和歡笑,這是香港回歸國際舞台最實在的證明。世界各地的朋友們,香港已經迎來新篇章,東方之珠比以往更耀眼」。
大型活動在疫情下圓滿舉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本港社區已構建較強的防重症屏障,疫情出現大反彈、造成嚴重後果的機會不大。事實證明,政府穩打穩紮逐步放寬社交距離限制,措施行之有效。復常兼顧科學防疫,才能不走回頭路,確保盛事越辦越有、越辦越好。疫下舉辦大型活動的成功經驗珠玉在前,市民更應體會循序漸進復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年宵市場順利舉辦,避免年宵攤位競投人士失算、市民失望,大家須堅持按政府要求做好防疫工作,保證疫情受控,讓復辦年宵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