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生蛇」拖不得 黃金治療72小時\家庭醫學科醫生、香港港安醫院 曹嘉軒

  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三年,「生蛇」個案亦有增加。
  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三年,「生蛇」個案亦有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三年,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數據顯示,曾感染新冠肺炎人士「生蛇」(帶狀疱疹)比率較高。雖然,這些研究規模只屬初步,暫時未能證實兩者的關係。不過,新冠病毒削弱了人體的免疫系統,繼而誘發「生蛇」,是不少醫療機構的研究方向。而在我們家庭學的臨床研究經驗,近年「生蛇」個案確有上升。

  值得留意的是,「生蛇」的治療黃金期是發病三天內,否則,有可能引起長期痛症。

  一位80多歲男長者早前因頭皮長紅疹和水泡向醫生求診,他表示頭皮很痛,甚至睡不安寧。起初,病人以為只是頭皮發炎,去藥房配了一些消炎藥,以為吃了便可自動痊癒。原來這頭皮痛不簡單,經檢查後,他確診「生蛇」。

  的而且確,這種痛楚與頭皮發炎是不同的,因為病毒進入了神經,造成的「神經痛」有如電擊、火燒、刺痛等等。就算皮膚被輕輕觸碰,患者亦會感到非常痛楚。接着,皮膚會出現紅疹,或會發展成水泡。其後,即使病情好轉,患者亦會感到非常痕癢。此外,亦有「生蛇」病人發病時出現發燒、頭痛、疲勞等症狀。幸好,這位長者接受治療後,紅疹在一兩個星期後已消退,痛症也在兩個月後完全消失,他久違的笑容再次展現。

  神經受損可致痛症

  「生蛇」並不罕見,以美國為例,大概每三人就有一人曾經患過。不過,這位長者頭皮「生蛇」則較為罕見。帶狀疱疹病毒感染並非小事,有些病人會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即使水泡消退,他們仍會長時間感到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這是因為神經纖維受損,向大腦胡亂發出疼痛信號而導致這種情況。

  另外,「生蛇」長在不同地方可引致不同併發症。例如,長在耳內可影響耳道、內耳;長在眼周可引致角膜炎,甚至影響視力。如病毒入侵了神經系統,可誘發腦炎、面癱、聽力或平衡問題。如皮膚上的水泡未得到適切治療,亦有機會感染細菌而導致皮膚嚴重發炎。今次這位長者「生蛇」沒有影響眼睛,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長者免疫力低高危

  長者是「生蛇」的高危人群,這是因為他們抵抗力較弱,潛藏於體內的病毒可能會引發「生蛇」。其他「生蛇」高危人士包括愛滋病、糖尿病、癌症患者等。另外,壓力大人士也有機會「生蛇」。

  醫治「生蛇」並不困難,現時有特效藥(針劑或口服藥)可以處理。不過,「生蛇」的治療黃金期是發病三天內。如果延誤醫治,神經線有可能被病毒破壞,帶來長期痛楚。

  「生蛇」具傳染性嗎?是的。不過,「生蛇」的傳染性較水痘為低。常見情況是,「生蛇」患者皮膚上的水泡破損,可能透過接觸傳播病毒,導致被感染者出水痘。水痘對免疫力低人士尤其危險。如你不幸「生蛇」,應該避免接觸免疫力低人士、孕婦和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