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門日語/「老鼠樂園」\簡嘉明
鼠患越趨嚴重,老鼠在光天化日下於大庭廣眾「開餐」與「玩樂」:翻垃圾、吃祭品、四處爬行、被驅趕時高速逃竄等,情況令人害怕、憎惡又擔心。事實上政府有關部門已不斷進行滅鼠行動,但鼠輩數量卻仍厲害,行徑也日益張狂。疫情下市民已非常憂慮個人健康與社區衞生情況,現在還要面對大量肆無忌憚又骯髒嚇人的老鼠,心情與生活真可謂雪上加霜。
早於一八九四年,香港已曾爆發世紀鼠疫。時值「鼠疫第三次全球大流行」,香港也難逃一劫。當年的鼠疫導致二千多人喪生,三分之一人口離開香港。此後三十年,香港幾乎每年都出現鼠疫,總共超過二萬人因此而亡。歷史上的鼠疫爆發及蔓延,我們可以歸咎於當時民智未開,市民欠缺衞生、防疫、醫療常識,但百多年後的今天,這城市已高度發展,卻仍在面對老鼠橫行的惱人問題,實在值得深思,也急需解決,否則新冠肺炎疫情加上鼠疫,還有近日急升的類鼻疽個案,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事實上,香港的環境衞生確實未如理想,源遠流長的社區規劃模式也容易構成鼠患問題。現在大部分區域滿眼可見樓下是食肆、樓上是住宅的密集生活環境,濕貨街市又近民居,所以只要某個地方有老鼠出沒,很容易就令附近一帶皆成老鼠繁殖的溫床。此外,香港的街道總有雜物堆積,後巷往往垃圾如山、積水滿地,更有人非法佔用作為處理食物的場地,亂象教人不忍卒睹,就算有執法人員掃蕩,很快又故態復萌。再者,香港市民至今仍不習慣將垃圾分類,有些人又自私地沒用垃圾袋包好廚餘,清潔工每天收集大量垃圾,來不及處理時只好堆放在大型垃圾箱中,自然引來各路害蟲「自助放題」。衞生問題被揭發時,大家總是互相推卸責任,而非有系統地合力改善和保持環境清潔。問題日積月累,香港多區已出現「老鼠樂園」,實在令人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