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奮力建設 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城區



在安徽省會合肥市的西南部,由260平方公里組成的蜀山區,不僅是合肥市四個中心城區之一,更是西部城市組團核心城區和門戶城區。在加快建設以運河新城為重點的現代化新城區、以高端服務為特色的國際化商務區、以環境產業和數字經濟為優勢的國家級經開區的「三區」建設目標下,蜀山區不斷在搶抓機遇中做大體量、提升質量,在應對挑戰中風雨兼程、奮鬥不止。十年來,蜀山區地區生產總值連跨9個百億元台階,2021年達到1,210.5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增長8.14%。如今,在加快實施「全域科創」發展戰略下,蜀山區奮勇當先,在一次次突破與跨越中,打造實力更強的現代化中心城區。◆文:劉亞萍 季雲岡 詹偉偉 劉曉朦
蜀山區已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等20餘項國家級桂冠,蜀山經濟開發區成功晉陞國家級,三鎮入選全國百強鎮。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蜀山區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質量5個「百強區」,其中綜合實力百強區位次較2012年前進22位,2021年全國排名第64位。位列2022賽迪百強區全國第14、全省第1,連續兩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D類第1名。
轉型發展開創新局面 戰新產業獲國務院表彰
十年來,蜀山區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3%。傳統種植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小嶺南成為合肥市民節假日出遊的網紅打卡地。工業投資年均增長4.5%,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建築業總部加快集聚,2021年該區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21.8億元,同比增長31.2%,是2012年的3.09倍。服務業以規劃為引領,重點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圍繞環境產業、數字經濟、文化創意,實施「提質擴量增效」行動,做好強鏈補鏈文章。該區規上服務業企業完成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不足百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51.5億元,跨越了5個百億台階。目前,規上一套表企業達1,060多戶,市場主體總量超過23.1萬戶,四城區第一。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獲國務院通報表彰,獲評安徽省製造業綜合發展十強區。環境產業異軍突起,「中國環境谷」成為合肥市節能環保產業金字招牌,數字經濟發展迅猛,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成功獲批,安徽智能軟件園揭牌;文化創意產業獲國字號平台榮譽,普華永道、德勤、戴德梁行等大行大所齊聚蜀山,京東、阿里、華為、盒馬等名企首店紛紛落戶。
「六大片區」 全面開啟 城鄉品質大幅提升
蜀山區全面開啟「六大片區」建設,運河新城由郊野鄉村成長為產城融合新城;蜀山經開區實現產業升級、區域擴展、能級跨越;南崗科技園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壽蜀產業園成為南北共建典範園區;天鵝湖文化商務區朝着國際化商務區邁進,成為合肥的城市「會客廳」和形象代言;合肥新西站破土生長,新交通樞紐呼之欲出,高鐵新城即將成為投資興業的未來新城;鄉村振興示範區由偏僻村落打造成鄉村CBD、合肥人的「後花園」;三里庵等五大商圈成為廣大市民消費娛樂必選地。
跨境電商體系建成 發展活力充分顯現
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人事制度、街居體制、城市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農村「三變」、既有建築加裝電梯、安置房毛坯交付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制度性成果,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獲國務院通報表彰。開放平台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蜀山區塊掛牌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提質擴容,「海陸空」物流通道全面打通,出口業務模式全面貫通,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全面建成。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速,全市率先出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十大行動方案,依托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城區聯盟,加強常態化合作、互補式發展,實現了從「旁聽生」到「正式生」的轉變,從「觀眾席」到「主舞台」的跨越。服務理念從被動轉主動,服務效能從粗放變精細,蜀山美譽度、影響力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