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開在《詩經》裏的花

  劉宗鳳

  上午的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堤岸上柳絲輕拂,河面微波輕漾,無數的小太陽在水面上輕舞飛揚。河中一個個小綠洲橫臥水面,洲上水草豐茂,綠色橫流,一隻白鷺在蘆葦上搖搖晃晃扇動翅膀,這情景美得有點迷亂。

  「哎,看那邊金燦燦的是什麼?」朋友輕輕碰我。我恍然扭頭,只見遠處綠洲的邊緣延伸出一片一片的金黃,彷彿江南的油菜花田搬到了我們的河上。清波之間,碧綠的小洲猶如平鋪的裙,而那蜿蜒的金黃則是裙裾上燦爛的金邊。

  是什麼花如此絢爛多姿?懷着好奇的心情,我們快步前行。走不多遠,發現近處河邊的水面上一片綠葉鋪展開來,朵朵黃花點綴其間,這不就是遠處的那個黃嗎?

  走下堤壩,來到河邊,細細觀賞這種植物。它的葉片小巧精緻,卵圓形,直徑四五厘米左右,葉片油亮濃綠,光滑如絲,厚實質感,像一片片小小的荷。它們漂浮在水面,挨挨擠擠,不留一絲縫隙,從河邊一直蔓延開去。在碧綠的葉片之間,鑽出一根根細莖,莖上裊裊婷婷地開出了金黃的花朵,似一個個身着黃綢霓裳的仙女在綠氈上舞蹈。舞蹈的可不止她,蜜蜂也來湊熱鬧,這些小精靈嗡嗡嚶嚶,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

  陽光下,微風中,這一朵朵金黃又像極了天上的點點繁星,它們眨巴着眼睛,笑着鬧着,跟着綠葉的腳步前行着。眼前這一大片綠葉黃花,清新明麗,不妖不俗,看着看着,不由心生歡喜。原來,最清新脫俗而又明媚耀目的色彩是黃綠搭配!遠處的那一片,花開得更盛,黃花遮住了綠葉,金燦燦一片,猶如突然打翻了的黃油彩。

  這麼漂亮的植物過去怎麼沒見過?我趕緊掏出手機拍照,查找。

  啊!找到了,這叫荇菜,是一種可食的蔬菜。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把它搬上餐桌。我們耳熟能詳的《詩經》開篇《關雎》就記錄了它: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詩經》中至少提到過30多種蔬菜,孔子在編訂《詩經》的時候,卻把荇菜放在了首篇。「在河之洲」,生長着「參差荇菜」,「淑女」划船款款而行,荇菜在船的「左右流之」,她靈巧的雙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君子」愛上了她,開始了熱烈的追求,但「求之不得」。他「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於是在淑女採摘荇菜時,「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君子最後有沒有抱得美人歸,詩句裏沒說,但是那個寬闊的河面,茂盛的荇菜,採摘荇菜的淑女,熱烈追求愛情的君子,以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伴隨着古人美好的情感和浪漫的追求,流傳了數千年。美女採摘荇菜當然是用來吃的,因此,荇菜成了我國第一棵進入文學作品的菜。荇菜走進《詩經》,散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瀰漫着浪漫的愛情馨香,搖曳着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與祝福。於是,關於荇菜的詩句就這樣鮮活起來。

  唐代詩人王維在「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的純美風景中安然舒適,流連忘返、樂不思歸。「釣絲縈藻荇,蓬艇入菰蒲」,離別蜻蜓浦十載的陸游,泛舟垂釣,絲線纏住了水藻和荇菜,久遠的回憶驀然閃現,為失去的十年而惋惜不已。最浪漫溫情的當屬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重遊康橋的詩人,面對眼前美景,往昔的美好湧上心頭,千般惆悵,萬般不捨都融進了康河裏那些自由生長的青荇。

  數千年來,荇菜就這樣從《詩經》裏走出來,帶着幽幽的香氣,浸潤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情懷,豐富了一朝又一朝尋常百姓的生活。想來真是慚愧,讀着這些詩句,卻從沒探究過「荇」為何物,真真枉費了孔子把它放在《詩經》首篇的心。

  荇菜,又叫莕菜、金蓮、驢蹄萊、水荷葉等。葉柔嫩多汁、營養豐富,食之清香爽口,是上佳的野菜品種,根莖葉都可食用。《中華本草》記載了它的功效:「荇菜,甘,無毒,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明代文人陳繼儒在《巖棲幽事》寫到:「吾鄉荇菜,爛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志不載,遂為漁人野夫所食。」郡志不載的荇菜,對漁人野夫來說卻是「味如蜜」的「荇酥」。在饑荒年間,人們爭相去水田撈取荇菜充飢,在周代,祭祀祖宗的時候,必會用荇菜羹作供品。人們感念荇菜的給養功德,稱其為「救命菜」。歷史上荇菜的吃法很多,最常見的吃法便是「荇菜綠豆粥」。粳米和綠豆下鍋煮至爛熟,放入荇菜花,少量白糖,再煮幾分鐘即成。此粥清熱解毒,軟糯香甜,營養豐富,有淡淡的荇菜花香,是夏季開胃解暑之佳品。另外還有荇菜湯、涼拌荇菜、荇菜餅等。

  雖然荇菜吃法很多,但因為打撈、清洗麻煩,口感不如其他蔬菜軟糯可口等原因,漸漸被其他蔬菜所取代。因其葉型獨特,花朵艷麗,同時又能改善水質,降低水中氮、磷含量,吸收吸附固定水中的鎘,對保護水質、維持生態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移居公園湖泊水源地,化身湖中衛士、水上仙子。眼前的荇菜從《詩經》中的菜變成了花,它樸素而美麗,低微而高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與地球上無數普通的生命一樣,不卑不亢,兀自開放,暗自歡喜。

  荇菜,一般生長於淺水區,歷來以南方為家。但是,它們是什麼時候來到北方?悄然落戶山鄉,明艷了我們的眼睛?不但讓我們認識了美麗的荇菜,更讓我們的河水更潔淨,風景更宜人。沉思間,聽到一聲感嘆:這裏好美啊!抬頭看到岸上一對年輕的情侶,親暱依偎,指指點點,淺笑嫣然。在這美麗的荇菜身旁,有多少浪漫的愛情故事將繼續演繹。

  突然想到家裏的魚缸,兩條金魚每天在寬闊的魚缸裏寂寞地遊蕩,何不給牠們找個夥伴?於是動手扯一棵荇菜,它的莖很長,根深深扎在軟泥裏,用了好大力氣才拽上一棵。我的魚兒在美麗的荇菜間穿梭的時候,肯定不知道,它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也曾在美味的荇菜中,玩耍嬉戲、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