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園林仙氣 近看牆裂漆落

青松安老院位於道觀內的晚晴樓,採用中式設計,樓高3層,目前住有60位長者。建於1970年的晚晴樓樓齡已有52年,配合觀內的亭台樓閣及中式園林美景,透出陣陣仙氣。然而只要走近一看,不難發現晚晴樓外牆出現多條又長又深的裂縫。走進樓內一看,發現各樓層的牆身均出現油漆嚴重剝落。
無升降機 長者上落不便
除了日久失修,最令院友感到困擾的是院舍屬舊式設計,沒有升降機,長者上落只能行樓梯。青松安老院院長陳萃菁表示,曾有人提議將行動不便的長者搬到地下樓層,省卻長者上落樓梯的不便,但由於護士室設在一樓,為方便貼身照顧健康狀況較差的院友,唯有安排他們住進一樓,其他仍能勉強活動的長者則住樓上,但每次出入都要上落樓梯,難度可想而知,「長者們多數有腳痛問題,要佢哋行咁多樓梯當然唔方便,唯有用樓梯機輔助。」
除欠缺升降機外,由於房間採用舊式板間房設計,房門與間板都未能伸延至天花板,只能掛上膠簾作遮擋,隔離效果不如人意。
早前爆發第五波疫情時,間板無法阻隔病毒傳播,院內有十多名院友確診,幸好最後全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