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英文】過分婉轉 有如鄙視

  小時候曾聽過哥哥姐姐讚許某人時,說他很subtle。這個評語,是一種討人喜歡的認證,subtle有點像是一個很妙的描述,有很多內涵意味,其中一個特性是言談婉轉。如果出於好意,可避免大家難堪。

  在一討論中,一個英國人要你依從他的想法,當然是你和他所想的不同,那時他會說︰「It has been misunderstood.」有趣的是這並沒有指出誰對誰錯,都是那項事情沒有好好表達自己,「事情」本身成為了代罪羔羊。這句說話的矛頭,指的當然是有不同意見的人,為何這麼簡單你也不明白?不過為了保着自己「有文化」的身份,還是別把話說得太白。

  「說話真有趣」 不會有後續

  當你發表認真的論點,別人也感興趣,即使最後想法不被接納也不錯,始終是集體行動,但首先要知道同組成員怎樣回答你的點子。It is an interesting idea,這是說你的話真有趣,有趣完就算了;反之,I am interested in it, tell me more about it,才是想深入了解你的看法。

  在討論過程中,主持會議的人這樣回覆︰「We will take your suggestion into consideration.」我會考慮你的提議,你猜你的提議還能走多遠?這些記錄在案的回答,只是為了尊重你,點子會記下來,但我們不會有所行動。

  不是看不到 只是你懶惰

  反之,明明早在之前的文件中已提及過,但主持人卻說你沒看到︰「I am sure you are aware in our preparation reading...」跟着他又再一次引述文件,這時才知主持人暗示你不負責任,正一懶惰鬼。

  在互聯網上,也有同一指罵︰「As per my previous email ...」在發信者心中,之前的電郵不是講過了嗎,你自己再看一次,好讓我浪費你一點時間作懲罰。

  說到電郵,擱筆是禮貌上少不了的。近日流行用於親友的有「Warm regards」和「Kind regards」,公文上「Best regards」則是最常用的前三位之一,但如收到「Regards」,那不是一個中性的表達,而是對你毫無感覺的表示,一個最差的反應,就如一句無神無氣的多謝,不如不說罷了。

  工具不尖銳 即是次一等

  當你真的覺得對話的人有點笨,不要用豬和垃圾之類形容他,也不要直接說他不醒目,可以用些容易明白的慣用語︰「You are not the sharpest tool in the shed.」工具棚裏的工具,當然是最尖銳的好,說人不是最鋒利的工具,如你只看這句的字面意思,並不是十分難受,但想深一層,指他達不到正常的標準,其實就是暗示他是低等級。另外,如果聽到「There's room for improvement.」並非說你還可以改進,對你有所鼓勵,實際含意是「可以好一點」,為何現在的成品打了一個大折扣呢?

  英國人口中,「The light is on but nobody's home」,總比美國用手敲你的頭再問︰「Anybody home」來得有文化,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可是意義上均是說你無腦。

  其實過度婉轉,反為是一種鄙視的態度。破口大罵,固然要不得,但我們大可讓聽逆耳忠言的人先有點心理準備︰「Frankly speaking, ...」一個坦率(candid)的人,不是更受人尊敬嗎?

  ◆ 康源(專業英語導師)

  隔星期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