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昨淪「霧都」 港人視野朦朧




7區空污指數「爆錶」 料未來數日空氣質素續惡劣
香港各區昨日持續被煙霞籠罩,視野朦朧。環保署表示,受乾燥大陸氣流影響,香港昨日天晴及持續酷熱,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不利於空氣污染物擴散,令區域背景污染水平上升。昨日下午,環保署在中西區、南區、東區、觀塘、深水埗、將軍澳、銅鑼灣的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更是「爆錶」,達到10+水平,屬「嚴重」健康風險級別。中西區、銅鑼灣、荃灣的PM2.5(空氣污染物細懸浮粒子)一小時濃度,比世衞標準高超過3倍。環保署預測,未來數日空氣污染仍會處於較高水平,提醒巿民要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環保署昨日表示,香港昨日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不利於空氣污染物擴散,令區域背景污染水平上升。而在天晴的充沛陽光下助長光化煙霧活動,令臭氧及微細懸浮粒子在珠江三角洲區域內迅速形成,而較高的臭氧水平亦加速二氧化氮的形成。
中西區、南區、東區等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到最高的10+,屬「嚴重」健康風險級別;荃灣、屯門、東涌、中環、旺角的監測站錄得指數亦高達到10,葵涌、沙田則錄得指數達到9,元朗、大埔、北區、塔門錄得的指數達到8,都屬於「甚高」健康風險級別。
多區PM2.5值 超世衞標準3倍
香港目前對PM2.5(空氣污染物細懸浮粒子)的日均值標準為不多於50微克,世衞的標準為不多於15微克。惟昨日香港多區的PM2.5一小時濃度,已較世衞的日均值高超過3倍以上,例如中西區錄得67微克、銅鑼灣錄得69微克、荃灣錄得73微克。
在空氣污染物「臭氧」(O3)的一小時濃度方面,將軍澳錄得312微克,東區錄得319微克,南區錄得350微克,香港對「臭氧」的標準為8小時平均值不多於每立方米160微克,世衞的標準是不多於100微克,但上述地區也分別比香港及世衞標準高出1倍至2.5倍。
香港天文台預測,未來數天(13日至18日)廣東沿岸仍然風勢微弱,天氣酷熱。環保署預料在風勢增強之前,影響本港的區域背景污染水平仍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健康風險級別達到甚高或嚴重水平,提醒巿民要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特別在交通繁忙的地方。而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更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
環保署指出,由於空氣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任何人士如有疑問或感到不適,應盡快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content/9/460/3557.html),以取得更多有關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資料及相關健康忠告。
另外,教育局促請各學校參考教育局網頁,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學生健康,並繼續留意指數的變化。
而當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處於甚高或嚴重水平時,從事體力勞動戶外工作僱員的僱主應評估戶外工作的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保障僱員的健康,包括減少戶外體力消耗和在戶外逗留的時間。市民要取得最新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資料,可瀏覽環保署網頁(www.aqhi.gov.hk/tc.html)或致電熱線 2827 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