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界拍片頌師恩 冀改善教師生活

◆蔡若蓮 短片截圖
◆蔡若蓮 短片截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金文博)昨天是萬眾同賀的中秋節,同時也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為了弘揚師道和頌讚師恩,同時鼓勵社會多關注本港教師的工作及所面對的壓力,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發起「師恩存心內,盡在不言中」短視頻錄製活動,邀請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及多位辦學團體代表、學者及「中小幼特」校長拍攝短片,表揚為莘莘學子無私付出的一眾教師,希望藉此提高公眾對教師工作的了解、尊重和支持,並努力為改善教師的生活創設條件和氣候,讓教師發揮所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

  蔡若蓮在影片中表示,做老師的最大幸福就是能夠分享及見證學生成長的喜悅,她感恩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很多很好的老師,能夠成就今天的自己,並盼望老師也能夠成為學生的祝福。教師的工作繁忙且辛勞,她希望老師可以忙裏偷閒,爭取時間休息及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作為辦學團體負責人,道教聯合會學務部主任湯修齊在短片中指出,最開心就是在學校裏看到同學們愉快學習,以及教師在充分的支援下,可以盡量發揮教學效能,讓同學的潛能得以發揮,又讚揚在過去兩年多的疫情期間,教師仍然不斷追求教學模式及方法的創新和轉變,令每一位同學都能得到最佳的教育。

  參與活動的還包括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及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等教育界代表。影片中,各代表都豎起大拇指,齊喊:「老師,謝謝您!」以此表達對教師的謝意與敬意。

  蔡若蓮:助幼兒識中華文化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適逢昨日也是中秋節,蔡若蓮在社交媒體專頁上表示,幫助幼兒從小認識中華文化,一直是幼稚園教育課程的學習目的之一,每年農曆八月,不少幼稚園會安排既有趣又生活化的學習活動,例如介紹中秋時令水果和月餅、安排燈謎會、賞花燈等,讓幼兒認識節日習俗、時令食材和傳統藝術,感受傳統文化中團圓的觀念,幫助他們從小積累對國家和傳統文化的認識,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

  她希望學校可以繼續在推動中華文化的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將傳統文化的學習元素融入學習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和感受我國的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