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洗黑錢4億 3青年被捕 「人肉入錢機」分1500次存款7800萬 開64戶口交易9000次

◆疑犯懷疑洗黑錢手法。 設計圖片
◆疑犯懷疑洗黑錢手法。 設計圖片

◆海關「月影」行動破獲洗黑錢集團拘4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海關「月影」行動破獲洗黑錢集團拘4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3名搵快錢青年接受數萬元報酬,充當洗黑錢專業戶,在9間銀行及兩間虛擬銀行不斷開戶口,利用64個傳統銀行、虛擬銀行戶口及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共交易9,000次轉移黑錢,單日最高轉賬82次,更充當「人肉入錢機」,帶同現金到不同銀行櫃員機瘋狂存款,分1,500次存入7,800萬元,兩年來共清洗約4.11億元黑錢。海關日前採取「月影」行動,拘捕3名青年和一名主腦。◆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主腦36歲 同黨有黑幫背景

  海關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被捕的36歲主腦報稱做散工,3名同黨均21歲,分別在18歲和19歲時被主腦招募,當時他們是學生及餐廳侍應,該主腦以數萬元報酬,招攬協助他開銀行戶口及處理黑錢。

  據悉,他們4人均有黑社會背景。海關在行動中,檢獲包括兩部電腦、手提電話、銀行賬戶文件和銀行卡,全部人涉洗黑錢罪,現獲准保釋候查。

  案情顯示,海關去年12月破獲3.84億元洗黑錢案,拘捕一對男女。經追查和資金流向,再鎖定3名洗黑錢青年,他們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期間,在本地9間銀行及兩間虛擬銀行開設64個賬戶。

  3人均為中學學歷,報稱居住公屋,其中兩人於2019至2020年的報稅收入約兩萬元,另一人沒有報稅紀錄。他們名下亦沒有任何物業,卻報稱開眾多戶口用作個人儲蓄用途,其中一人連續3天在4間銀行開戶;另一人同日於3間銀行開戶。

  單日最高轉賬82次 最多750萬

  由於3名青年的個人收入及其名下戶口交易紀錄極不相稱,相關銀行亦察覺到戶口有可疑,於2020年下半年起陸續停止相關戶口運作。海關發現疑犯的銀行戶口曾有4,800宗大額交易,資金來自700個第三者戶口,包括空殼公司及一間已結業的找換店,大部分戶口將金錢快速轉移至其他戶口,其中單日最高轉賬次數達82次,最大一筆金額達750萬元。

  另外,3名青年除了線上轉賬,線下還帶同大筆現金,在各處銀行櫃員機存款,單次最大金額達297萬元,共分1,500次存入7,800萬元,佔整體洗黑錢交易的兩成。

  「泰達幣」洗錢 總額2100萬

  其中一名疑犯用虛擬交易平台購買「泰達幣」,總額達2,100萬元。疑犯將「泰達幣」轉換成美金,再存入本地銀行戶口,或於平台收取泰達幣後直接轉錢予電子錢包。海關相信犯罪集團看準虛擬貨幣隱蔽性高,且部分與美元掛鈎以及匯率波幅較小。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課監督楊郁文昨日表示,海關8月29日採取「月影」行動,突擊搜查油塘、秀茂坪、元朗、天水圍、大角咀住宅單位,拘捕4名疑犯。海關去年至今已偵破5宗涉及虛擬貨幣的洗黑錢案,將繼續調整執法策略打擊洗黑錢。

  海關提醒市民,利用個人銀行戶口處理來歷不明款項,無論有否涉及金錢報酬,均有機會觸犯洗黑錢罪。根據《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任何人涉洗黑錢罪,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監禁14年,而相關犯罪得益可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