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荷香裏
彭慶梅
「雙龍泉的水呀,清又涼,一路歡歌到荷塘。荷花塘裏魚蝦多呀,魚兒擺尾巴,蝦唱歌。青蛙呱呱荷葉上坐,蜻蜓立在荷花上呀!」兒時的歌謠,帶着荷花的清香,至今仍在我的心底吟唱。
年少時的我們快樂無邊,呼啦啦一群小夥伴聚集在一起,痛快地玩耍。東嶺坡的雙龍泉水嘩啦嘩啦地流淌着,我們常去雙龍泉裏耍樂子。那兩眼泉水咕咕咚咚吐着水泡泡,就像兩朵盛開的大蓮花,小腳丫踩在水瓣上,咕咕嚕嚕作響,又癢癢、又清涼。玩累了、渴了,雙手捧起泉水喝,甘甜、清爽,大抵應是甘露的味道吧!
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唱着古老的歌謠,溫潤着我們年少的心田,也滋養着東嶺坡千畝良田。那些沉甸甸的穀穗、黃澄澄的玉米、白花花的花生,在天乾氣燥雨水不足的時候,全靠雙龍泉的水養活,才不至於在乾旱時歉收。
雙龍泉的水汩汩地流淌,一路吟唱,在低窪處形成一片荷花塘。滿池荷花開的艷麗無邊,荷葉田田,葱蘢茂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尖尖角的荷呼啦一下子舒展開來,一枚枚嫩綠色的小圓荷點綴在水面上。那些碧綠的荷錯落有致地挺立着,細嫩的莖稈帶着小毛刺,頂着一張張綠傘蓋。成群結隊的小魚漫游在水裏,吐着一串串水泡泡。魚兒一甩尾巴,微微的漣漪便蕩漾開來,四處傳遞着荷花的心事,蓮與藕的秘密,也傳遞着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我們的心裏渴盼着咯崩脆響的蓮子,剛出塘的脆生生的蓮藕切成片,裹上麵糊,經花生油一炸,香噴噴的藕盒酥脆,那個饞人,想想都會唇齒生香呢!
荷花塘裏的荷花開得艷麗,得益於雙龍泉的活水滋養。白荷花、紅荷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恣意綻放,那麼熱烈,在碧葉的襯托下,嬌艷、清麗。荷花裝扮的池塘美,微風一吹,荷花香便四散開來,幽幽荷香吸引來無數的蜻蜓,給荷花塘增添了些許韻致。蜻蜓最喜歡荷花香,輕輕地飛來飛去,聞聞這朵,又嗅嗅那朵。薄薄的羽翼扇動着,溫柔、輕盈、夢囈般地嚶嚶嗡嗡,唯恐驚醒了一塘荷夢,那探出水面的綠綠荷葉耳朵在凝心靜氣聽着。
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游水才能解暑氣,我們在荷花塘裏嬉水、蛙游、仰游、側泳。兩三隻青蛙端坐在荷葉上,瞪着大眼睛審視着我們的泳姿,似給我們做示範,咚,跳進水裏,以各種泳姿戲耍在水面上。青蛙是天才的游水健將,誰說牠們是井底之蛙呢?牠們分明是這荷花塘的主人,有着敞亮的廣闊的天地。聽,那呱呱的、咯咯的鳴唱,分明是天地之間王子在歌唱呀!「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不正合了青蛙王子的美譽嗎?
游水累了,我們便在荷葉叢裏捉迷藏、打水仗,或是沿着荷塘岸踩蛤蜊。拳頭大的蛤蜊肥嫩,小鴨子最喜歡吃。牠們吃得肥碩、健壯,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吃飽了,鴨媽媽帶領一群毛茸茸的小鴨子跳進水塘裏,自由自在地玩耍。牠們爭先恐後地往水裏扎猛子、翻翹着紅掌,不停地扭動着身子,或輕浮在水面上,蕩來蕩去。有時用鴨頭撩一下水,甩到後背上,扭頭用寬厚的鴨嘴巴梳理一下背上的羽毛,給荷花塘增添了勃勃生機。
在荷花塘岸邊,生長着幾株燕子樹,高大、粗壯。枝丫間掛滿了一串串可愛的小燕子,拃把長,從密葉間垂下來,晶瑩、碧綠。多年以後,我才知道燕子樹的學名是楓柳樹。楓柳樹全身都是寶,其根皮葉均可入藥,枝幹可製作纖維材料。它的樹冠龐大,枝繁葉茂,遮掩一大片濃蔭。知了在樹上高歌歡唱,歌聲嘹亮,激昂悅耳,彷彿要唱透盛夏的滾滾暑熱。玩耍累了,我們坐在樹蔭下休息,幾顆小腦袋湊在一起,將連環畫冊讀得津津有味。不識愁滋味的少年,熏染着一身荷香芬芳。
荷花香浸潤的年少時光裏,我們在玩耍中成長,在玩耍中學習知識,增長人生智慧。在玩耍中,我們認識了大自然裏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在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中獲得無限的生活樂趣。
曾經乘車經過昔日的家鄉,兒時的荷花塘和燕子樹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樓宇。沒有雙龍泉水滋養的荷花塘乾涸了,沒有荷花香滋養的家鄉失去了往昔的靈氣。雙龍泉的水哪兒去了呢?我多想去東嶺坡看一看雙龍泉,可最終我也沒有去,我不忍心看到兒時會唱歌的雙龍泉乾涸的模樣!
「雙龍泉的水呀,清又涼,一路歡歌到荷塘。」兒時的歌謠,帶着溫情,帶着淡淡的荷花香,溫柔地吟唱在我的心底。就讓會唱歌的雙龍泉、清香飄逸的荷花塘,留存在我兒時的記憶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