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工何須去緬甸 要去就去大灣區

  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KK園區」事件揭露有香港市民求財心切而墮入詐騙集團的陷阱,被人「賣豬仔」送去泰國再帶到緬甸,被禁錮於園區內從事電話詐騙工作。當中有人被毆打或遭到不人道對待。詐騙集團規模龐大,被禁錮於園區內的不只港人,也有來自其他華語地區的人士。這當中不能排除有部分人是自願從事詐騙勾當,但園區沒收護照和手機、濫用私刑、限制人身自由、監視被禁錮者與外界的通話等,都是犯罪行為,若然屬實則應該受到法律制裁。

  最近警方公布上半年香港的罪案數字,香港整體治安情況穩定,大部分罪案錄得下跌,但詐騙案件數字的升幅顯著,由8,699宗增加至12,326宗,上升41.7%,超過七成與網上騙案有關。「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涉及的損失金額非常龐大,分別超過7億元及4億元。過去半年,警方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涉及超過1,000宗「網上購物騙案」及「網上求職騙案」等,拘捕超過250人,涉及騙款約5億元。現代的犯罪手法已不是用暴力去搶劫,而是主要利用科技或以行騙的方式去騙取巨額金錢,犯罪分子更傾向利用人的心理弱點去犯案。可觀的犯罪收益使大規模的跨國詐騙集團冒起,才會出現「KK園區」這種大型的犯罪投資,令更多的人受害。

  較早前,筆者接觸過「KK園區」一名當事人的家屬,希望了解更多園區內港人的情況。當事人的母親指出,其成年兒子於社交媒體上找工作,其後有人幫他買機票和訂酒店。他到泰國後被人帶到緬甸,後來向母親表示被禁錮於「KK園區」。她每日不定時與兒子透過手機通訊程式作短暫聯絡。兒子表示,有守衛沒收他的電話,每天將電話交給他幾分鐘與外界聯絡。由於有人監察他的對話內容,所以不敢講太多關於「KK園區」的話題。我們接獲個案後,已馬上向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入境處處長區嘉宏反映,均獲答覆稱會認真跟進有關個案。入境處並已即時與家屬聯絡,提供支援。我們亦將有關個案轉交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請求協助,公署立即表示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並承諾協助推動解決。

  放眼14億人龐大市場

  警方行動迅速,很快就拘捕了詐騙集團在香港的疑犯。希望警方繼續追查,與其他國家的警察協作,共同瓦解跨國詐騙集團。而另一方面,有這麼多人冒險隻身到東南亞尋找工作機會,反映出近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行業收入大減,或會令人鋌而走險,希望發一筆橫財。也可能有人工作不順利,生活空虛孤單而沉迷「網戀」,墮入騙徒的陷阱。觀乎騙徒慣用的手法,不外乎利用人的貪念或渴望得到心靈慰藉的欲望。經濟不景氣令這種需求加劇,使騙徒更容易找到目標。

  賺取更多的金錢改善生活是大部分市民的願望,但有些人仍然抱持舊思維,以為要到海外才賺錢。香港除了聯繫世界,也背靠祖國。正所謂人生路不熟,隻身到海外謀生始終有一定的風險。尤其香港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市民都過慣了安全的生活,很多海外城市的治安未如理想,人身安全成疑,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若然如此,反而應該多考慮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大灣區發展迅速,機遇處處,只要肯努力工作,不愁沒有出頭天。而且內地治安良好,科技先進,城市的治理都達到很高水平,與香港的距離日漸拉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與其要跑到東南亞國家尋找機會,更應該放眼祖國大好河山和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觀乎「KK園區」被禁錮者中台灣居民所佔的比例較大,這就說明了台灣經濟不景氣是何等嚴重。

  只要國家發展日益蓬勃,香港市民都可以分到國家發展的紅利,類似「KK園區」的騙案一定會愈來愈少。打鐵還須自身硬,把大灣區建設好,經濟發展蓬勃,人民生活改善,香港市民不會再被誘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