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與中俄處於戰爭邊緣 美應緩解緊張局勢
批外交政策缺乏戰略目標 憂台海局勢帶來危機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美國與中俄之間在一系列問題上處於爆發戰爭的邊緣,有些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美國一手製造的,原因是美國沒有料到結果或所帶來的後果,還想在談判中如傳教士般改變或譴責對方。基辛格建議美國在台海問題上保持謹慎決定,又認為當前美國領導層的外交政策缺乏戰略目標,面臨危險。
99歲的基辛格受訪時談到政治家的遠見和實用主義,多次提到「目標」和「平衡」。他坦言當今世界正在危險失衡的邊緣,「圍繞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由我們製造出來的問題,我們與俄羅斯、中國處於戰爭的邊緣,卻對如何結束或它將導致什麼後果沒有任何概念。」他續說:「現在能做的是不要擴大緊張程度,而是建立解決方案,為此應當設立一個目標。」關於台海局勢,基辛格擔心中美正走向一場危機,他建議華盛頓保持謹慎,「對於那些似乎會改變基本框架的行為,應該非常小心。」
提醒拜登勿使內政影響外交
基辛格提醒美國總統拜登,不要與中國進行「無休止的對抗」,指出拜登應當注意不要讓國內政策影響「關注中國穩定的重要性」。他表示,如今在地緣政治問題上,需要「(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式的靈活性」,來幫助化解美國和中國之間、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衝突等。
基辛格認為,現代武器技術導致世界末日的可能性,使得維持「敵對大國」之間的平衡,成為國際關係中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在我看來,平衡分為兩部分, 一種是力量的平衡,即使價值觀有時存在對立,也要接受它的合法性。因為如果你認為,你努力的最終結果必須是強加你的價值觀,那麼我認為是不可能維持平衡,所以這是一種絕對平衡。另一種是行為上的平衡,意味為了整體平衡,你要限制行使自己的能力和權力,實現這點需要一種近乎藝術的技巧。」
需洞察對手想法 而非譴責
基辛格希望當代美國政治家能夠汲取前人的教訓,「我認為當前這階段,他們在確定方向上面臨很大困難。」他表示,美國人拒絕將外交與「跟對手的私人關係」區分開來,他們傾向於用傳教士而不是心理學的術語來看待談判,他們試圖改變或譴責他們的對話者,而不是洞察他們的想法。◆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