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轉移開荒牛 推動科研商業化
除了教學和研究,應前港大校長鄭耀宗的邀請,李安國還擔起港大科技轉移的重任,成為港大科橋公司的第一任董事總經理,對內要號召同事多做技術轉移回饋社會,對外要策劃、營銷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李安國笑稱自己當時幾乎是「一問三不知」。
萬事開頭難,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對技術轉移都無太多實質性的認知,哪怕一些成熟的商業機構,也並不知曉大學科研具備極大的商業價值潛力。好在當時科橋還請到余梓山作副董事總經理,兩人各司其職,可謂相得益彰,先後有不少大學科研技術成功轉移到商業層面。
李安國亦在大學內建立科技轉移架構,並提出多項創新鼓勵政策,推動大學其他同事多做具商業價值的科研,將技術轉移市場以貢獻社會。例如當技術成功轉移後,讓教授都從中分成;建議學校將技術轉移作為職位升遷的考量標準之一等,這些都能帶動同事將科研商業化的積極性。
成功例子鼓勵科研實踐
他回憶,從前科技轉移處的辦公室門可羅雀,可有一位同事的肝炎疫苗研發成功且申請到專利,拿到上百萬元的專利費用後,學校內部一傳十十傳百。好多人見到科技轉移並非空頭支票,辦公室被「踏破門檻」,技術轉移的成功案例逐漸增多。
香港的科研核心集中在高校,要將其商業化,校內的學者無疑要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平衡搞科研和開公司,這些年各方學者都有不少見解。李安國卻沒這些糾結:「教書或開公司,從來這不是一個問題。」
研究要鬥快 營商講競爭
對他而言,做一個優秀研究學者的同時,還要兼顧一間成功的公司?完全做不到。「做學術搞研究,最後發表期刊,誰發表了第一篇便無第二;但做企業不一樣,相類似的技術,有第一間就會有第二有第三,有競爭才會有市場。」
他覺得與溫豪夫的合作就是一個不錯的模式,當公司走上正軌後,把主要的運營交給合夥人,自己能繼續做研究,繼續將技術商業化,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