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安國:冀助港建設創科中心


◆李安國與溫豪夫由師生關係,變成合作夥伴。
◆李安國與溫豪夫由師生關係,變成合作夥伴。

◆李安國與學生關係融洽,學生為他慶祝50歲生日。
◆李安國與學生關係融洽,學生為他慶祝50歲生日。

◆李安國與南加大的學生在美國重聚。
◆李安國與南加大的學生在美國重聚。

  97年棄美高職 回港推動港大科研成果產業化

  1997年香港回歸後,在美國學習、生活24年的李安國,放棄了南加州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和教授的工作,毅然決定回港擔任教職,成為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客座教授,推動香港電子工程及資訊科技發展。他同時兼任港大科橋的首任董事總經理,為港大的技術轉移開山劈石,見證了本港科研成果產業化由零開始。中央大力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相信,未來的香港科技界能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更多的力量。◆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李安國最早萌生回港發展的念頭,可能是在1992年的「升級」慶祝會上。當時的他可謂是年輕有為——讀完麻省理工電子工程電腦科學博士僅9年,38歲即成為南加大教授,且擔任資訊科學研究所(ISI)所長,還取得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的最高榮譽。

  38歲任研究所所長 想回饋香港

  有同事問他:「現在所有成就都拿到了,還有什麼想做的?」就在李安國思考怎麼回答的間隙,身旁另一位同事半開玩笑地搶答「當然是諗住退休喇」。一語驚醒夢中人,功成名就的喜悅尚未散開,他又重新思考起了如何規劃未來事業。

  當時美國的電子工程學科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李安國覺得,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傳授給香港的學生,盡自己所能回饋自己長大的地方,作出的貢獻一定遠遠大於繼續留在美國。

  1996年陸續有香港的大學向他招手,他最後接受了港大的邀請,1997年9月正式入職。此舉也意味着他必須徹底放棄南加大的工作,好在他的決定獲得了家人的支持,同為香港人的太太放棄了洛杉磯的工作,與他一同回港。

  曾感嘆港教學大於科研實踐

  從美國回到香港自然有諸多不適應,即便有心理準備,他還是用「有些天真」形容自己。香港整體高等院校的氛圍,教學內容遠遠大於科研實踐,即便當時港大幾乎是全亞洲第一的大學,他仍覺得周圍的同事「與國際不太接軌」。他始終堅信:「老師要先學到最先進的內容,做最優秀的研究人員,才能教出好學生。」

  不過就搞學術來說,他形容香港是「學術界的天堂」,美國教授每年只有9個月薪資,香港教授卻能得到12個月,壓力大大減少。尤其1991年研究資助局成立,香港回歸後中央又大力支持予香港高校的科研項目,各大高校逐漸形成角逐研究資金的氛圍,推動高等教育體系的完善。

  這些年特區政府、中央大力支持科研、科創,令李安國倍感欣慰。科網泡沫破後,「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一度被掛在嘴邊,那時的學生家長也都是「千祈唔好學High Tech」的心態,一度讓科學類學科跌倒谷底。

  近年環境變好 本土獨角獸崛起

  現在則完全不同。創科環境、營商環境變好,不少本土獨角獸企業崛起,「超級偶像」出現,年輕人願意去嘗試。「香港從前有金融、有旅遊,光有這些還不夠,現在和未來都必須要發展創新科技。」

  轉眼回港25年,香港也回歸祖國廿五載,李安國感嘆:當年回港教書的決定,現在來看也沒什麼遺憾。即便重新來過,還是會作出同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