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改主要上市地好處多

  因中美的審計監管協商仍未達共識,雙重主要上市已成為近期中概股的主流模式。連同阿里巴巴昨日宣布申請雙重主要上市,截至目前已有知乎(2390)、貝殼(2423)、小鵬汽車(9868)、理想汽車(2015)等10家中概股公司在港美雙重主要上市。

  可吸引內地資金投資

  自2018年港交所改革上市制度後,愈來愈多中國科技公司選擇在港美兩地上市,但在交易機制上大多以美國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多以「第二上市」模式掛牌。「第二上市」可讓公司股票以存託憑證形式實現跨市場緊密流通,使跨境市場價格緊密相連,尤其港幣掛鈎美元,因此中概股港股及美股兩地價差相當微細。

  中概股在港主要上市的優勢之一,是可被納入港股通標的;而「第二上市」卻未能符合滬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投資標的資格。但轉換為在港雙重主要上市後,將有機會步理想汽車及小鵬汽車後塵而獲納入港股通。事實上,阿里巴巴3年前回流,掀起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港潮,但礙於滬深港通只限納入在香港主要上市股份,以「第二上市」方式回流的阿里巴巴一直無法納入港股通。市場預計,阿里巴巴轉雙重主要上市後將符合港股通資質,從而為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阿里巴巴創造更多便利。

  助擴展市場業務及融資

  雙重上市須完全滿足兩地監管要求,雖然成本大增,但就更容易被國際投資者接受,亦可為之後回歸A股市場三次上市奠定基礎。例如百濟神州(6160)於2020年9月初被納入港股通標的,在美國和香港雙重上市後,去年12月更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A股上市集資221.6億元人民幣。雙重上市不但可擴大股東基礎,吸引資金流入,提升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更使公司可在其他證券市場融資,進一步擴展業務至其他市場。而實行雙重主要上市之後,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價互相獨立,有望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定價能力。

  此外,在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若公司無法保留主要上市地的上市地位,亦無法繼續在港交易。相反,若公司改為香港主要上市,日後港股交易及上市地位將不受美國退市影響。事實上,其他重磅中概股大多已為由美股退市作好準備,據中央結算系統(CCASS)顯示,不少存放港股市場的股份佔比已逾五成,京東(9618)及百度(9888)港股佔比更超越八成,相信更多中概股來港申請主要上市將是大勢所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