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5年】港劇獨特文化吸引內地觀眾 黎耀祥冀國家支持香港電視業 藝人更多機會

◆黎耀祥認為港劇可以反映香港文化,並拿去世界任何地方去做推廣。
◆黎耀祥認為港劇可以反映香港文化,並拿去世界任何地方去做推廣。

◆黎耀祥早前聯同鄧萃雯、蔡少芬於內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合唱。
◆黎耀祥早前聯同鄧萃雯、蔡少芬於內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合唱。

◆黎耀祥盡心盡力為求演好每個角色。
◆黎耀祥盡心盡力為求演好每個角色。

◆黎耀祥的兒子在外國留學幾年後,已回港發展。
◆黎耀祥的兒子在外國留學幾年後,已回港發展。

◆黎耀祥參演內地電視劇《鳳弈》。
◆黎耀祥參演內地電視劇《鳳弈》。

◆黎耀祥強調培育人才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到。
◆黎耀祥強調培育人才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到。

【我們的25年】港劇獨特文化吸引內地觀眾  黎耀祥冀國家支持香港電視業  藝人更多機會
【我們的25年】港劇獨特文化吸引內地觀眾 黎耀祥冀國家支持香港電視業 藝人更多機會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是黎耀祥(祥仔)在《巾幗梟雄》中「柴九」一角的經典對白,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祥仔慶幸自己這兩個半的「十年」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除「柴九」外,金庸小說的「周伯通」、《西遊記》的「豬八戒」都是膾炙人口的角色。回想回歸前後,不少港人都曾擔心前途而轉換生活環境,25年後的今天證明當初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他兒子雖然在外國留學幾年,如今也是回港發展。相信在祖國的支持下香港只有愈來愈好。目前大家都講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黎耀祥提議國家給香港電視業更多支持,開拓市場肯定對香港電視業發展有大幫助。

  早在1997年前,黎耀祥已開始返內地工作和登台,親眼見證內地市場的迅速發展。他說:「97前我們香港藝人已經常返內地登台,多數去夜場唱歌表演,每45分鐘一場,而在香港就會跑屋邨、球場騷,當時自己只是二、三、四線藝人,照顧不同需要的市場。」到1997年後,祥仔驚覺內地市場變化之大,發展蓬勃而且轉型迅速,加上網絡平台的興起,令商業廣告如雨後春筍一樣,說:「因為內地發展環境愈來愈好,業界不斷進步和發達,對市場觸覺又靈敏,像一兩年前我拍一個手遊廣告,模式已經和以前大有不同,以前追求大製作,現在一個廣告會拍很多段,每段很簡單只有十秒左右,因為明白到觀眾不會有耐性看幾分鐘長的廣告,所以要有更多不同版本,比起花錢拍一個大製作長片更好,這種轉變是好或是不好?但至少是一種轉變去適應。」

  見證內地劇進步快

  除了廣告因應市場作出調整外,內地劇集的發展步伐也令人驚嘆,祥仔說:「內地劇不論台前幕後都進步快,演員大部分是自由身,大家公平競爭,幕後技術人員資源充足,一部30、40集的劇集可以在兩個月內完成,因為人手多、易辦事,人力是內地市場的先天優勢。」相對曾深受東南亞歡迎的港劇,近年聲勢已大不如前,早被日、韓劇,甚至內地劇拋離,要挽回港劇的劣勢,祥仔直言甚為艱難,說:「如果在10年、8年前還可以,但現在看電視已不是必需品,手機的普及令看電視已不是共同娛樂,尤其要跟內地劇爭長短就更難,因為內地有太多播放平台,港劇一早已錯失優勢。」

  祥仔認為港劇的優勢在於有自己的文化,可以透過劇集去反映香港文化。可以拿去世界任何地方去做推廣,他舉例說:「內地劇比較重資訊,娛樂性一定不及港劇,我們可以再加大力度去推廣廣東話市場,內地劇多集中在北方,我們就可以專攻大灣區多個城市市場,劇集傳播快,效應自然就會多起來。」

  在圈中打滾多年的祥仔,由當初的跑龍套,一步一步走來,現在已成為三屆視帝,由他演出的劇集均有質素保證,堪稱電視劇界的翹楚。對於港劇能否再創高峰,祥仔說:「演員其實很被動,惟一能做好的就是演好角色、做好劇集,自己主要仍是香港市場,因為對地道文化較熟悉,始終熟習香港拍劇的模式。」祥仔坦言到現在仍未習慣內地拍劇形式,雖然在內地工作無論在薪酬待遇都比香港的好,要比製作,內地的實景拍攝和片場數量已大幅拋離香港,但港劇始終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希望創作人員能好好把握,透過劇集去好好宣揚香港。

  最愛拍劇過足戲癮

  記得祥仔在1998年曾離開TVB往影壇發展,問他當時是否也受到大圍氣氛所影響,他否認道:「當時離開公司是覺得演員要有見識,一個人的成長時間是有限,和太太商量後,她也很支持我往外闖,當時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決定,因為剛做了爸爸,離開TVB等於失去了一份固定收入。」轉戰影壇的祥仔滿以為能踏上電影蓬勃的「黃金快車」,但可惜他在影圈4年中只有愈來愈艱苦,他說:「因為電影市道愈來愈差,盜版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最後搵不到食就決定返TVB,有像香港回歸祖國的一樣感覺,因為我離開公司時已經相信始終有一天會再返來,這是一個情意結。」演過舞台劇、電影和電視劇的祥仔,直言拍電視劇是他最喜歡的,因為拍電影時間短,舞台劇就每天演同一角色、唸相同的對白,反而演電視劇最有滿足感,在電影和舞台劇兩者之間,令他過足戲癮。

  目前大家都講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香港歸納在大灣區內,祥仔提出希望國家政策上支持香港電視業,讓藝人有更多工作 機會。他指出:「雖然近期公司(TVB)開始帶藝員到內地穿州過省找合作機會,但不足夠的,希望國家給香港電視業更多在內地發展渠道,只要有渠道能多跟內地交流,良性競爭,一定能達到雙贏局面。」

  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達里

  攝影:香港文匯報記者 彭子文

  場地鳴謝:GIOVANNI PINA中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