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 河套鑄就深港科技合作集聚地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被一條深圳河隔開。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被一條深圳河隔開。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日子。一水之隔的深圳,與香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不僅舉辦了各類活動共慶回歸,更在近些年不斷推出利好政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優勢,吸引了大量來內地發展的港人港企,正在成為深港科創合作新燃點。 文:胡永愛

  5年共建合作區 深港聯繫因河套而更緊密

  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北部接壤處,組成了面積為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歷經時光的打磨,這兩塊土地逐漸融合得更加緊密。

  2017年1月3日,深港兩地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明確雙方共同建設包括港方0.87平方公里和深方3.02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明確提出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

  2019年2月18日,國家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建立有利於科技產業創新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實現創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動」。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出台,明確要求「加快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探索協同開發模式,創新科技管理機制,促進人員、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提出,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粵澳橫琴科技創新極點「兩廊兩點」架構體系,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2021年4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明確優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

  2021年9月6日,深港高層會晤暨合作會議簽約及合作項目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關於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建設的合作安排》簽署發布,這是繼深港簽署合作區備忘錄以來又一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的事件。

  2021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雙城三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於港深緊密互動圈,規劃將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整合建設「新田科技城」,面積約240公頃,成為打造香港未來硅谷、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僅僅5年時間,深港攜手共建之下,這裏不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更上升為國家戰略平台。深港河套區域從各自管理,到成為「港深緊密互動圈」,香港、深圳兩城因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而聯繫得更加緊密,發展空間亦更加廣袤。

  整合兩地資源 深圳園區加快推進項目落地

  目前,深圳園區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科學與技術領域,合作引進一批港澳及國際化的科研項目與平台,並且圍繞集成電路、5G通信、量子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深港優勢產業領域,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與中試支持計劃,共建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並且支持在移動支付、基因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參與或牽頭開展國際標準的制定,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

  據了解,合作區深圳園區實質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140餘個,「量子谷」「灣區芯谷」、能源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香港高校項目實現集群發展。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同時,香港高校科研機構正在批量進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據統計,深圳園區已引進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5所香港高校共10個優質科研項目。

  而這些科創資源的集聚、高端項目的落地,得益於深圳福田區持續加快籌集科研空間的進度。深圳福田區為了聯合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來深發展,更出台了基礎研究「政策包」,深港「聯合政策包」落地實施。推出選題徵集制、團隊揭榜制等五大創新機制,產業界出題、科技界答題,對接國際先進規則,共促大灣區科創發展。其中,現已在合作區深圳園區建成「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是深圳目前唯一能夠一站式辦理海關和地方政府服務事項的大廳,為園區企業、香港及國際人才提供「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557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