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鑌倡隔離設施變「在港驛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疫情持續嚴峻,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仍然無期,目前內地的隔離酒店名額有限,供不應求,不少港人難以前往內地。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建議將香港目前空置的隔離設施改作「在港驛站」,讓市民在本地完成隔離後閉環通關前往內地。他指出,此舉既可提供充裕名額,節省港人回內地的成本,亦可善用隔離措施,他已向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表達意見,希望新一屆政府可作探討,更便利市民往返內地。
內地隔離酒店難搶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昨日於網上記者會上指出,現時若要回內地變得非常困難,無論市民遇有奔喪及父母生病等,都需要提前去搶內地隔離酒店的名額,但並不容易搶到,「有急事返內地的市民,錢已經不是考慮因素,名額是第一考慮因素,問題是沒名額,再多錢都沒用。」
最近考慮回內地工作的Nicole,由本月9日起搶酒店房間名額至今仍未成功,她指有朋友出錢找黃牛搶房間,9日了解到「盛惠」800元人民幣,現時再問已升至1,200元人民幣。對此Nicole十分無奈,她指自己是年輕人,熟悉電子產品使用,懂得上網尋找「攻略」,仍然無法成功申請,令人擔心其他長者要如何返回內地。
因工作關係,需經常往返內地的陳先生疫情出現後已經隔離了數次,他指目前的問題是在健康驛站上完全預約不到房間,「我昨(前)天再查未來7天都完全預約不到,上網查過坐飛機去成都等地都是爆滿狀態。」陳先生聽朋友說現時連黃牛票都搶不到,他希望特區政府正視問題,或可考慮方艙醫院或其他方案,認為只是隔離的地方變了,內地亦可派專員過來監督。
陳恒鑌表示,新一屆政府可與內地商討設立「在港驛站」,讓合資格有意回內地的港人按機制提前登記,以兩人或家庭形式輪候進入安排到啟德等隔離措施進行隔離,完成隔離的市民以閉環形式由巴士送往過關,隨後在內地接受居家觀察或自我觀察;確診的市民直接留港就醫,不會加重內地醫療負擔之餘,亦可減少向內地輸入確診個案,否則只會令兩地恢復正常通關更加遙遙無期。
他又指,現時位於啟德方艙醫院的6,000張床直接可以用,非常充裕,並指方艙由中央援建,認為沒理由收租,市民可只需出三餐膳食費,每日最多兩三百元,相信應該比內地隔離酒店所用費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