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清思】從命名了解古書立意

◆ 《史記》又可稱《太史公書》,因司馬遷曾任太史令。 資料圖片
◆ 《史記》又可稱《太史公書》,因司馬遷曾任太史令。 資料圖片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歷代遺留下來的書籍浩如煙海,在各類圖書當中,為著作改一個生動貼切的名字,是吸引讀者看下去的重要手段。古書的書名雖只寥寥數字,但背後卻蘊藏豐富的文化知識,很值得仔細探究。

  一般認為古書的形成和規範始於先秦兩漢時代。當時由於作者撰述時並不是先有題目篇名,很多書籍的編纂工作多由門人弟子或後學整理而添加書名。早期的古書多以單篇流行,因此一篇之名也就是一書之名,題取篇名也往往摘取首句數字為之,例如大家熟悉的《論語》第一篇〈學而〉,便是出自首句「學而時習之」;《詩經》第一首詩命名為〈關雎〉,也是源於首句「關關雎鳩」。

  隨着一部書疊加的內容日益增多,便出現從全書意旨來命名的書名。西漢劉向整理皇家藏書,將戰國時代策士的言行和事跡組成一部書,命名為《戰國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除此之外,古書的命名還有不同的樣式,例如有根據著者姓氏為書名,如《孟子》、《荀子》和《韓非子》等書;以作者官職或郡望為名,前者如司馬遷《太史公書》,後者如韓愈《昌黎先生集》;以著作文體或地名為名,前者如收錄屈原等人作品的《楚辭》,後者如蘇軾《東坡集》等等。

  認識作者身份著作體例

  古代圖書的命名表面看似相當簡單,但透過書名我們除可以了解到書籍的基本資訊外,還可以進一步認識作者的身份和著作體例等知識。例如上文提及司馬遷的《史記》稱作《太史公書》,就與他曾任太史令有關。又如韓愈號「昌黎」,他的文集題為《昌黎先生集》,就是以他祖先世居的所在地為名。至於《楚辭》的書名是來自於戰國時楚國屈原等人為代表所創作的一種詩文體,書中收錄的作品都帶有濃厚的楚地文學風格,後人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對後來的文學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古書的題寫與命名,從早期簡單的摘取數字為名,發展至後來搭配出不同的名稱,當中既蘊含作者的創作意旨,亦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在內,認識這些書名有助於我們了解古書的形成,同時也能夠透過書名背後的立意,進一步領略古代多姿多彩的文化。

  ◆ 陳鴻圖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