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提速

  工銀國際研究部 鄧朗言、李啟浩、蕭俊燊

  中國政府最近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為實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20%的目標提供了更多指引。規劃提供了更多指引,包括:(1) 2025年可再生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增量50%以上;(2)「十四五」期間風電和光伏發電量翻倍;(3)2025年可再生能源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分別佔能源消費總量的33%和18%。

  該計劃與此前提出的碳中和發展目標一致,例如到2030年全國風電和光伏容機總量超過1,200吉瓦和非化石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25%,但它在不同方面給出了更多的執行細節,包括項目發展的不同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儲能、加強技術創新。該計劃列出多種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式以提高裝機,例如推動大型風電和光伏項目、分布式項目、水電項目以及生物質、地熱能等發展。我們認為風電和光伏將仍是政府的主要重點,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項目,因其平準化度電成本較低,安裝上地理限制也較小,平價上網項目可行性更高。

  聚焦多方面持續技術創新

  根據我們的測算,中國2020-2025年光伏和風電累計容機年複合增長率需分別至少達到14%和9%。計劃還提到了提升可再生能源儲能的幾種方法,如開發建造抽水蓄能電站和大型儲能試點項目。根據之前公布的政策,「十四五」期間中國抽水蓄能電站容機將翻倍,到2030年將較2020年的水平增加三倍。另一方面,計劃也集中在提升跨省配電特高壓、市場化交易機制和綠氫發展,有助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雖然這都是一些非常長期的目標(如綠氫未來幾年成本將大概率持續在高位),但將有助於緩解未來幾年高速擴容產生的潛在限電問題。計劃也聚焦多方面的持續技術創新,例如在離岸區域使用大型風機能接觸更多風資源,推動光伏電池升級以提升能源轉換效率及降低成本。

  替代火電過程將循序漸進

  該計劃還提到了升級供應鏈,如發展舊風機或組件循環。持續提升技術(如智慧風機、能源轉換效率更高的N型光伏電池)將有助提升能源供給率及降低平準化度電成本。該計劃還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推動火電的靈活性改造,也要求以可再生能源替代部分自備火電廠。雖然可再生能源已形成持續的發展趨勢,但我們認為短期內火電仍會是主要的電力供應來源,因為保證電力供應的穩定仍是政府的首要工作。我們預期到2025年火電仍佔發電總量的最大比重,而替代火電的過程將會是循序漸進。

  雖然部分投資者可能關注近日光伏原材料成本高位運行令更多光伏項目發展商卻步,但我們認為這可以被更多省政府補貼支持的分布式項目抵消。 2021年分布式項目佔新增裝機一半以上,在預期光伏原材料成本有望從2022年3-4季起下降的情況下將有利於2022年下半年的光伏裝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