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該要知】端午划龍舟 吃糉悼屈原

在最近的英文堂裏,程老師與初中生探討了很多關於文化保育(preserving culture)的課題,並要他們作資料搜集(research)與報告(present),內容環繞中國傳統節日(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的傳說故事(legend)與習俗(customs),其中一個題目(topic)便是與明天的公眾假期(public holiday)有關——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不知各位同學是否知道明天為什麼會放假呢?
端午節又名龍舟節,在每年農曆(the lunar calendar / the Chinese calendar)的五月五日慶祝(celebrate)。關於這個節日的起源(origin),其中最為人熟悉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一位十分愛國的(patriotic)詩人(poet)─—屈原(Qu Yuan)。
在屈原投江自盡後,愛戴他的村民(villagers)為了保護(protect)他,不想他被魚吃掉,於是便把飯以竹葉(bamboo leaves)包起來,投到江中。此外,根據傳說所記載,村民亦會以擊鼓(beating drums)與使用槳板(paddles)拍打水(splashing the water),以驅走江中的邪靈(evil spirits),藉此保護屈原的遺體(dead body)。
由於疫情的關係(Due to the pandemic),香港近年已沒有舉行大型的龍舟賽事(dragon boat races),節日的氣氛亦減去不少。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程老師的外婆必定會在家包糉子(sticky rice dumplings),並耐心地教我如何把糯米(sticky rice / glutinous rice)、豆(beans)與豬腩肉(pork belly)穩固地以糉葉包裹着,再放到熱水中煮熟。除了包糉子,外婆也會帶我到沙田城門河湊熱鬧,觀看運動健兒在刺激的比賽(competitions)中,如何協力把龍船加速(accelerate)向前推進,每年我都會玩得不亦樂乎。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最愛的外婆在年初的時候離世了。在未來的所有節日裏,再也沒有外婆與我一起慶祝了,這對於程老師來說,是個十分嚴重的打擊,端午節,更好像突然變得陌生。
光陰一去不復返,在親人仍在世的時候,記得要珍惜一起相處的時光!
◆ 程韻(英國文學碩士,在中學任教英語的女教師)
隔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