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科學家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暨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30日在京舉行。香港科學家李玉國、陸貴文、于君,因在新冠、5G天線、癌症研究方面貢獻突出,獲頒獎項。 中新社
◆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暨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30日在京舉行。香港科學家李玉國、陸貴文、于君,因在新冠、5G天線、癌症研究方面貢獻突出,獲頒獎項。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昨日在京召開,會議同時舉行了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建築環境工程專家、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李玉國教授,電磁場及天線技術專家、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陸貴文,胃腸道腫瘤專家、香港中文大學終身講座教授于君,均獲頒獎項。

  被譽為「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承辦,旨在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工程科技專家。激勵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工作順利開展,並取得成果,每兩年詳選頒發一次。

  港大教授揭新冠空氣傳播風險

  獲得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的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長期從事建築環境的科學研究和改善建築環境的創新有效通風技術開發。他發現新冠空氣傳播爆發證據,提出新冠以近距離吸入為主的傳播途徑,得到世衞等認可和採納。又在重新定義發現傳染病環境傳播途徑、研究節能自然通風理論設計,和揭示城市熱島機制方面有重要的貢獻。此外,他還制定了世界衞生組織防疫通風控制指南,得以應用於控制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和2019年新冠大流行之中。

  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兼任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聯合主任陸貴文,長期致力於天線技術的研究,發明了寬帶L形探針微帶天線和磁電偶極子天線,推動實現微帶天線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為中國5G天線技術引領國際奠定了基礎。他創建了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發展成為重要國際交流樞紐。

  香港中文大學終身講座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分子機制、腸道微生態、腫瘤分子標誌物和抗腫瘤治療靶點等基礎和轉化研究。她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始創新成果,並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創新團隊獎1項,教育部一等獎3項等重要獎項。

  昨日頒發的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由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朱高峰院士榮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朱高峰院士長期從事電信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打破了國際上對中國通信技術領域的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中國通信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獲得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的39位獲獎者,從初評的340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涵蓋機械、材料、醫藥、航天等多個領域,包括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王玉明等知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