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同構建文藝數據庫

◆郭毅可  團體供相
◆郭毅可 團體供相

◆鄧淑明  團體供相
◆鄧淑明 團體供相

◆胡恩威  團體供相
◆胡恩威 團體供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數字時代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龐大的議題,團結香港基金昨日亦邀請了立法會議員、學者、業界人士等,就政策制訂、數據庫建構、內容創作等方面提出見解,冀從多角度豐富有關發展的內涵。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希望,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未來局長是用較新穎的思維去考慮文化創意產業,以往該產業分布在兩個政策局中,一個可能更看重「大市場小政府、積極不干預」,另一個則重視資助模式,認為要將兩者結合起來,產生新目標,不只要有特區政府的經驗,還要有商界、業界、社會的支持。

  同為立法會議員的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坦言,文化政策制定者要有開放性、國際性的思維,與時並進,並要有一定影響力,能讓自己的範疇以及跨部門協作順利,才能在數碼轉型中,讓文創產業裏有較系統性的突破。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研究及拓展)郭毅可表示,構建藝術數據庫的計劃是為人類與機械共同創作的藝術品,構建一個世界級平台。他指,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於藝術創作當中,但其所生產的內容仍然停留在模仿階段,「任何藝術品都應有意義,AI需要了解人類的審美觀和感受,這項研究從未有人做過,因此我們要創建一個全新的數據集,不僅記錄藝術和演出本身,亦會記錄人類在享受這些藝術時的反應。」

  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鄧淑明表示,香港的文化數據一直是各自發展,數據資料並不全面,有資料零散、定義不一、難以運用的問題,而香港文創產業數據均是靜態,欠缺多元化數據,亦未能迎接新興市場,如電子競技、元宇宙、NFT等,認為這方面須要檢視和加強,建立更完整的數據庫。

  電影人張艾嘉表示,藝術創作本質來自「藝」與「術」,對應了思維和技巧,這些需要有好的環境、培養,才能開花結果。她以電影為例,認為應多元化發展,像文藝片儘管或被市場冷落,但文藝片能培養演員的演技、編劇的功力等,故她依然希望可以百花齊放,冀香港能夠保存傳統、擁抱新的科技,拓展所有的可能性。

  多年從事藝術科技工作的劇場導演胡恩威表示,他曾在舞台中嘗試運用串流的技術製造出香港與台灣地區連線的演出,藝術創作可以將古典音樂用新的科技去呈現,好的演員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戲劇語言的魅力和力量,故要用科技去創新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