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強律師:日出東方其道大光 鵬程萬里來日方長
施文律師行(下稱「施文所」)主管合夥人、香港律師會前會長林新強太平紳士,日前接受了本報專訪。林新強律師在香港執業超過30年。身為一位香港原住民,他在過去20多年間親眼見證了香港回歸後的社會變化和發展。作為一名法律人,他亦正帶領一家擁有85年歷史的香港老牌律師樓,旗幟鮮明地走向回歸之路,在這個新的歷史節點再度起航、綻放新枝。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新強的世界,看看這位年過五旬,知天命而堅定不移愛國愛港的香港律師,如何實踐他這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提供跨境法律服務
過去五年,林新強每周至少三天留在深圳,其中大部分時間用來處理他在深圳前海的律師事務所業務。這是內地首家跨法域、跨地域的聯營律師事務所,並由林新強作為主要推動者而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批准的創新律所運營體制。自該所2014年在深圳前海落地生根後,這類跨境合夥制律所在國務院、廣東省司法廳的支持以及林新強律師不遺餘力的推動下,迄今在內地已經有12間之多,包括前海7家、橫琴2家、南沙1家、廣州1家以及海南島1家,讓跨境法律服務這一創舉,自理想步入現實。
除了香港本地律所北上祖國,內地的律所亦紛紛南下香港。2019年夏,由香港律師會正式批准,國浩律師集團(香港)事務所與施文所在香港聯營。在林新強眼裡,幫助「國浩」本地化,既是為加強兩地律師間的合作,更是為中外客戶提供更高品質、更便捷的跨境法律服務。在雙方的合作過程中,文化及工作風格上的差異在所難免,不過林律師認為,兩地律師之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雙方律所今後的合作往來只會越來越頻繁緊密。至於過程中的磨合,林律師相信這是合作過程中必需面對的環節,其中積累的經驗則可讓更多與內地律師合作的香港律師受益。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根據最新消息指,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為了扎實推動大灣區建設和融合發展成立了法律專業委員會,並委任林新強律師擔任香港區主任。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林律師建議設立因疫企業跨境糾紛調解委員會並獲接納,現時已積極展開籌劃工作,計劃於五月內開始接案。
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其實,在跨境法律服務中,香港律師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對此,林新強簡單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在近日的中美貿易紛爭中,林律師認為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這些紛爭,並建議把仲裁中心設在香港,因為香港律師既熟諳內地文化,亦了解美國文化,作為仲裁員的話可以做到立場中立、不偏不倚。況且香港本身是亞太區的國際城市,許多世界五百強的國際機構都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或分部,因而香港律師更具國際視野。另外,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香港位置同樣關鍵。以上種種意味�茩輕銕蒏v能夠且善於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不論是到歐美、還是東南亞,香港律師都可為中國企業保駕護航。
林新強解釋,企業入駐當地往往水土不服,不僅是言語不通,而且思維上有別,遇到糾紛,當地律師固然要請,但香港律師完全可在其中充任媒介,提供信任感。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他認為這種信任天然存在。
隨�茪什篕P世界的往來日益密切,香港律師的舞台也日益寬廣。在2018年5月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杭商大會中,共計有8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杭商,以及13個參會國家的參贊和商務局長與會,林新強也應邀發表演說,分享在法律上使用華語的重要意義。
祖國好 香港更好
內地經濟騰飛,國際地位提升,林新強感到無比振奮及驕傲。從業逾三十載,他看�茪什磭e進、香港特區前進,連律師這個行當,也逐步走向獨立自強。他回憶,早年香港律師都需赴外國考取律師資格,直到1971年,香港才有開放給本科生的法律課程。因而對於現在來之不易的高度自治,他極為珍惜。對於祖國的日新月異,他深感自豪。在他眼裡,只有祖國好,香港才能更好。唯有祖國站向世界舞台中央,香港方能綻放最耀眼的光芒。
2019年12月上旬,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廣州舉辦「世界律師大會」(Global Lawyers Forum),這是中國首次以主辦國身份舉行的世界性律師盛會,也是中國律師制度重建四十年來,全國律協首次主辦的大型國際性律師交流活動。作為資深法律人,林新強非常榮幸能代表香港應邀出席。當日,來自57個國家約800名嘉賓及代表參會,場面空前盛大。
協助內地司法改革
內地提供給香港以廣闊舞台和無限市場,香港亦回贈內地以寶貴經驗與制度完善。林新強稱,他在內地所要開展的主要工作,其一是幫助兩地法律業融合,其二就是協助推進內地司法改革。
香港有百餘年的法治經驗,而普通法更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什麼案例都發生過,便意味�荋X乎任何事都可以靠法律解決。林新強認為,其中一些好的傳統和司法制度,內地完全可以借鑒。事實上,近年來,他確實看到內地逐漸發生改變。他舉例說,早前在內地想要立案必須先經過審查,但是在普通法實行地區,凡起訴必立案。2015年前後,深圳前海率先使用這一制度,只要起訴,就必須立案。林新強表示,這樣能增強市民的法律意識,凡事講程序正義與法律原則,而即便如民眾與政府發生爭拗,同樣可經法律原則審理。
再如,香港如今很少有爛尾樓問題,其實這問題當年在香港也曾發生過。香港的解決方案是:發展商賣樓花,收到錢要放在律師樓,以階段性方式,每當樓宇建造到某一程度,律師行便會依照合約,分段向發展商打款。若是發展商違約,這筆錢則不會發放給發展商,而另找他人續建樓宇。林新強強調,律師行在過程其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原因則在各方對香港律師充分信任。而香港人之所以信任律師,既是因為契約精神與法律意識,也是因為香港律師始終將公眾利益放在首位。而這亦正是林新強一生不變的原則。
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自1988年從業以來,林新強把一生都貢獻給了法律。在這個行當裡,他由學徒到律師,由律師到合夥人,始終不變的,是他對法律行業始終如一的熱情。林新強同時亦見證�茪漲a法律的不斷演變及完善。新中國成立之初,內地使用蘇聯模式。到改革開放時,內地又參考了日本、德國、美國等不同國家的司法制度。另外,因為中國地域遼闊,某些區域中甚至包含伊斯蘭教規條以解決問題。這些不同元素、大異其趣的內容,在實踐過程中逐步被整合到一起。
林新強指,西方普通法國家曾經領導全世界,所以普通法盛行。但隨�茖�洲四小龍、日本、中國、東南亞越來繁榮,生活質素不斷上升,東方正逐步獲得話語權。往後,如何保障全球不同人士的權益仍需仔細思量,具體法例或隨時代變遷而不斷調整,但不變的,是守護正義與公平的決心。
林新強看到,內地的司法正不斷改革、不斷完善,亦在不斷開拓創新。從跨境法律服務,到自貿區法律改革,無不由點及面地在自我革新。例如,他看到在海南島,混業經營已經落地。一些非法律業的專業人士,也可以入股律師樓,參與經營。換言之,律所可借由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而這也曾是他的提議,看到想法不斷落地,他倍感踏實。
逐漸開放,逐漸包容,進而百花齊放兼收並蓄,眼看�茪什磥曋s月異,林新強深感欣喜。他慶幸生於這樣的祖國,生於這樣的時代,因為唯有如是的祖國,如是的時代,他才能宏圖大展,不負所學,亦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