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美退休基金不可能全撤出中資股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儘管美國政府施壓要求美國聯邦退休基金,不要投資中國企業股票,包括中資股的美國預託證券(ADR)、港股及A股上市的股票,意味未來數月,原先計劃流入的45億美元資金將會失去。但匯豐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國退休基金不太可能完全撤出中資股的投資,即使全退,對中資股影響也有限。報告指,中資股佔外國基金的投資比例並不高,而隨�茪什磢鷟艦奕黧i一步改革開放,未來數年A股的投資需求依然殷切。

  外資佔比低 即使全退影響微

  匯豐前海研究部主管孫瑜在報告中估計,美國養老金資產持有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僅相當於所有美國退休資產的0.8%,持有的A股更只有約50億美元,只佔A股總市值的0.06%。因此,即使所有美國退休基金退出投資中國股票,對中資股的影響亦有限。

  他續說,即使今年MSCI明晟納入A股的範圍不進一步擴大,在全球主動型基金的帶動下,預計未來數年,A股的投資需求仍高達3,500億元人民幣。

  中國金融擴開放 外資需求殷

  由於中國持續的刺激政策及經濟轉型,匯豐對中國股票續保持建設性看法。事實上,中國政府正推動金融市場改革,為外資進一步開啟大門,例如最近撤銷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以及簡化資金匯出匯入的手續,應會促進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

  截至今年首季,外資的A股持有量,僅達1.887萬億元人民幣,或佔A股總市值的3.4%和流通市值的8%。這個規模自2016年以來增長三倍,但外資持股比例仍遠低於30%的上限。

  今次涉及的美國聯邦退休基金,管理約5,937億美元資產,雖然當中中國股票比例不高,但市場憂慮,美國其他的政府退休基金、大學及美國企業退休金,也可能會因此而重新檢視其退休投資策略。

  錯失機遇 美投資者最終受損

  路透社引述中國外交部回應美國的有關做法,指這樣只會使美國投資者錯失機遇,最終損害美國投資者的利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美經濟合作本質是互利共贏,中國資本市場近年日益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投資者青睞,體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信心,以及對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的認可。

  他表示,動輒以國家安全為由,人為地對美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設置障礙,甚至將其政治化,這並不符合經濟規律。

  人幣資產回報較美元資產吸引

  彭博數據顯示,中國10年期國債孳利率近期正持續上行,目前已回升至2.7%之上,這使得中美的10年期國債息差,在過去一周內,數度拉闊至200個基點以上,升至2011年以來的高位,反映人民幣資產回報較美元資產為佳。

  德國商業銀行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周浩稱,考慮到如此之寬的中美債息差,以及經濟復甦所面臨的不確定等,中國10年國債孳利率,在當前水平已經可以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