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透視】投資者看淡前景 高收益債大跌
�琤芼�行投資顧問服務主管 梁君馡
新冠病毒疫情自3月以來於全球蔓延,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感悲觀,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下滑,標普500指數及�琤肏�數今年首季分別下跌20%及16%,彭博巴克萊環球高收益債券總回報指數則跌逾15%。此外,投資市場流動性緊張亦是今次高收益債價大跌的另一個原因。美銀美林流動性風險指標自3月初大幅上升,反映投資者變現和去槓桿令市場流動性壓力越來越高,環球股市和債市連續幾周出現較顯著資金流出,屬於高風險資產的高收益債券自然成沽售對象之一。
企業違約風險持續升溫
與投資級別債券不同,高收益債券一般較受經濟周期變化影響,如今疫情擴散使經濟進入衰退,其違約風險亦隨之上升。標準普爾早前指疫情可能影響內地物業銷售和施工進度,且提及個別極高負債之高收益房地產企業或面臨流動性壓力。至於美國方面,疫情原本已對航空、旅遊、非必需消費品等行業造成打擊,隨�茩鴘o價格急挫,能源相關公司進一步陷入困境,踏入4月第一日便有頁岩氣鑽探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高收益債券價格大跌除了反映市場避險情緒,亦顯示企業違約風險升溫。評級機構穆迪最新預測環球高收益債券發行人整體違約率於一年內將由2019年時低於3%攀升至6.8%。
估值回復有待經濟復甦
整體高收益債券市場息差自3月以來急升,目前仍處於2008年金融海嘯20年以來最高位,並遠高於長期平均水平。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源自次按風暴,是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問題,與今次像天災的肺炎疫情於本質上有所不同,但兩者均令實體經濟面臨衰退,企業信貸質素惡化,當年高收益債券隨環球股市見底後始迎來較明顯反彈,並用超過9個月時間才回復較正常估值水平,儘管現時難以預計疫情何時受控,但若往後風險事件減退,且在全球經濟逐步重拾增長動力下,相信高收益債券估值有機會逐漸回歸歷史平均。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