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 疫境下,他們怎麼過】麥難民失麥 無家怎留家

疫情告急,政府專家呼籲市民多留家中,然而有一群人卻突然有「家」歸不得。為減少社交接觸,全港麥當勞3月25日下午6時起取消晚間堂食至少兩星期,估計逾400名原於不同麥記分店度宿的「麥難民」,被迫再次流落街頭......香港文匯報記者跟隨外展團隊,徹夜於街頭尋訪他們的蹤跡。團隊為他們記錄資料,建立聯繫供日後跟進,及為有需要者送上防疫物資。這些被摘去「麥」字頭的「難民」,今日四散於陌生的街上,何去何從尚未可知。而受疫情打擊經濟下,基層生活愈見艱辛,更令人擔心這只是一個序幕,若欠適當支援,只怕將有更多人要流離失所,經歷種種苦況。■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鮮艷亮眼的黃色「m」字招牌,不再是他們能依靠的有瓦遮頭。為支援「麥難民」被「驅逐」後的需要,及了解具體分佈情況,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於3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前往各區的「窿窿罅罅」尋人,香港文匯報記者當晚直擊該會外展社工團隊深入屯門與元朗多條屋�h及不同社區情況,在一處又一處天橋底、公園一角、球場觀眾席等尋找無家者,又為他們送上數個口罩和搓手液等物資防疫。
開工到腳腫 商場外彷徨
疫情下,晚上街頭較平日更早變得冷清,9時許外展隊在屯門新墟一帶開始,接觸到零星幾位露宿者並與他們閒聊。隨後於良景商場麥當勞門口對出,一名約40歲男子正在另一商舖的櫥窗外坐住,雙手抱膝,鞋子脫下放到一旁,可見他的腳有些腫脹,而且骯髒。他身旁堆放�茬悀U一半的麥當勞食物和飲料,和他一袋兩袋的「家當」。
無家者協會高級外展主任陳文珊上前了解,為打開話匣子,她拿出了麥當勞餐券,「你都好似幾鍾意食麥當勞喎,不如我畀�屭擏A啦。」男子始放下戒心,透露自己姓霍,並以速遞為業,每天下班後在麥當勞「打躉」至翌日上班時分。霍先生說,自己沒有居所,「平日梳洗,只要附近有公廁就行。」他除了自己工作收入,也只靠兄長微薄的接濟。
其間商場管理職員走來,形容霍先生身體「有點問題,要去看醫生」,暗示外展隊未能幫忙,嘗試勸喻團隊離開。事後陳文珊無奈指,霍先生所處位置屬商場與公共空間的模糊地帶,所以職員亦要前來了解,雖然其態度較直接,但「起碼他有了解霍先生身體有什麼事,已經算不錯了......」
盼老麥重開 「總比�埽韟w全」
而在元朗安興街球場,外展隊遇到曾於各區麥當勞度宿逾十年、五十多歲的阿男。他從事運輸工作,早年與妻子離異後便一直在外露宿,疫情下政府場所關閉,連麥記也拒他於門外,只好改到球場旁的觀眾席,把口罩掛在柱子上,用外衣實實地蓋�虒y包,枕在前臂上就入睡。由於他與協會社工是「老相識」,外展隊甫到來,帶�荌s氣的他便興致勃勃地起來敘舊,又一一說起過去參加協會活動的往事。他又慨嘆說,麥當勞環境始終比�埽韟w全,希望能夠早日重開,讓他們一群人能夠重回熟悉的「家」過夜。
椅上挨蚊叮 苦尋落腳處
凌晨過後,元朗西菁街兒童遊樂場街燈暗淡,空氣有點悶,嗡嗡作響的無數蚊子在飛。旁邊長椅上,有個人蜷縮�茖迨l在睡覺,椅子旁放�茪漵唻恣B大包小包的隨身物品。這位年約五十多歲的女子叫范范,面對突如其來的外展隊和記者,也沒有特別驚慌。
范范也是一名「麥難民」,因某些緣故約兩個月前起於麥當勞度宿,她坦言,餐廳員工並不歡迎他們過夜,「經常將冷氣溫度調得像殮房,穿三件衣服都不夠」,部分人更視其為乞丐,「甚至一聲不響就把我的東西扔出門外!」她指當初只是從傳媒報道得悉停止堂食的新政策,翌日便即要離開,「現在我只能在白天盡量休息,晚上再花心思找地方落腳......」語氣無奈又茫然。
陳文珊指,「麥難民」的難處除了是無家可歸外,更要面對心靈上的孤單和無助,「所以他們離開了麥當勞,我們也透過外展活動告訴他們,我們會一直同行。」她又預計,疫情下社會經濟不景,流離失所的無家者數目或會大增,希望政府能及早應對,包括加強對基層支援及增加臨時庇護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