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入住北京隔離點 細節到位讚安心


  杭州教授夫婦趕上第一波境外進京集中隔離

  北京時間16日早上4時,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慶本和夫人所搭乘的飛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降落。打開手機,他收到的第一條短信顯示,16日零點開始,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第二條短信則是,原本預定的國內段北京飛杭州的航班取消。就這樣,李慶本夫婦趕上了「境外回京無論有無症狀都需集中隔離」的第一波。李慶本說,入住隔離點的措施到位,讓人覺得安心許多。剛抵達時的不安情緒也沒有了。■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 圖:受訪者供圖

  從華盛頓起飛至入住隔離點,李慶本夫婦已被檢測體溫至少9次,填了四五張表格。

  「京心相助」App採信息

  李慶本說:「在華盛頓機場時就開始填表,主要是有沒有去過疫情嚴重的國家,比如意大利、伊朗等。飛機上填了健康證明表,也根據空乘人員的要求,掃碼進入『京心相助』的登記平台。」「京心相助」App則相當於健康碼,用來採集返京人員居住地、返京時間、來源地等關鍵信息。

  抵京後,每一班國際航班都要等全機乘客過完海關、檢測過體溫、取完行李之後,才會讓無症狀的乘客一起坐上機場大巴,前往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簡稱「新國展」)。

  上周,新國展被徵用為經機場檢疫後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低風險人群臨時集散點」,旅客們在這裡進行第二道篩查。

  從在華盛頓起飛到入住北京的隔離點酒店,李慶本夫婦度過了近30個小時。按照他們在北京的家庭住址,李慶本夫婦被分到了北京市海淀區的隔離點--坐落於西三環航天橋西側的北京玉都飯店。一開始,李慶本並不了解所謂「集中隔離」是何概念,有些擔心。但他說,海淀區衛健委的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大家一遍遍解釋,逐漸打消了他的憂慮。

  無接觸居住 夫婦也「分居」

  在玉都飯店,房間內的喇叭中傳出,「我們現在先給樓道消毒,然後為大家送餐,請這段時間不要走出房門」。

  房間裡也一早放好了《海淀區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醫學觀察告知書》和體溫計。為避免接觸,醫務人員採用打電話詢問體溫的方式,對集中隔離者進行監督。上午10時和下午3時,醫務人員會打電話了解體溫等身體狀況。

  此外,原本放置在標準間的兩張單人床,現在已被搬離一張。「我們夫妻二人也必須分開隔離。」他笑�蚖﹛G「剛才愛人還打座機問我吃完飯了沒。」

  「我覺得比在家隔離好」

  李慶本表示,一日三餐都有工作人員送。午餐盒飯包括了四菜和一份米飯,還有一杯酸奶和一個水果。每餐喇叭都會響兩次,等到第二次喇叭提示「現在可以取餐了」,就可以打開房門拿走已放好的飯菜。房間裡的「溫馨提示」寫道,「用完餐後請您自行將垃圾進行打包,繫好袋口,放在門口垃圾存放位置。」

  「垃圾存放」和「食物存放」分別在房門外一左一右,拿餐和送垃圾只需打開房門跨一步的距離即可。

  除了送餐服務,房間裡還準備了24瓶礦泉水以及14天存量的一次性牙刷牙膏、肥皂、和洗髮液等生活用品。「我覺得比在家隔離好,什麼都不用操心,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