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聲蘭語】陽光下的美斯樂

■張國強口述歷史,筆者深受感動。作者提供
■張國強口述歷史,筆者深受感動。作者提供

■張國強口述歷史,筆者深受感動。作者提供
■張國強口述歷史,筆者深受感動。作者提供

  廖書蘭

  久聞泰北的美斯樂,是亞細亞的孤兒,充滿悲情!聽說在美斯樂生活的中華兒女,日子過得比淒風還淒,比苦雨還苦。我想走訪美斯樂,是多年心願;感謝泰國僑領陳鴻彰理事長的悉心安排,我終於訪問了泰北清萊的美斯樂,一償多年宿願。

  由於有朋友的安排,我順利見到美斯樂鄉長尚泰明及鄉長的弟弟尚泰強和同學雷佳偉、興華學校校長楊成孝,更幸運的是訪談了張鵬高將軍的長公子張國強先生。於是,我有聽不完的故事,流不完的淚!幾次我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張國強已六十多歲,是唯一的兩代軍人,四歲開始躲空襲警報,十四歲開始拿槍上戰場,親身經歷了無數次生與死;在逃亡路上,親眼看見山路上躺�茖咫ㄟ坁漱H。他說,那種絕望的眼神,至今難忘!而部隊還得繼續向前行。事隔三十年後,重回舊地,他竟看到當年逃亡的山路上有幾架完完整整的白骨。他更見到,兩架白骨(一個揹�茪@個)緊緊地靠在樹幹上,那被揹的白骨缺了一條腿骨,另一個揹�茈桹帚漸桹岸捶�雙手緊緊握�茷嵾掖Q揹的白骨,想必是後面被揹的人,腿受了傷無法行走,他們兩人最後靠�蚞薸F雙雙而亡。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雙白骨三十年後依然還緊靠一起,倚在樹幹,沒有被三十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拆散,這是一股什麼神秘力量?!

  還有另一個賺人熱淚的故事,張國強親眼見到,有個小伙子挑�茪@根扁擔,前面籮筐,坐�荈�媽,後面籮筐,放�蚋曭哄A一路走到美斯樂,小伙子的肩膀不是皮破肉裂,而是淌下泊泊鮮血;在崎嶇顛簸的山路上,媽媽曾對他說︰「放下我吧,要不然我們兩個都會死!」但小伙子堅持把媽媽揹到了美斯樂。張國強的媽媽把盤尼西林(戰爭年代,這是很珍貴的藥品)交給小伙子,囑他每天將粉末撒在傷口上;小伙子與他的母親都活了下來,最後在美斯樂終老。

  這塊異域有講不完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有寫不完可歌可泣的篇章。不是作家柏楊,世人根本不知在中南半島的荒山野嶺中有個美斯樂,兩岸歷史皆忽略了這群中華兒女;然而歷史的意義也要我們向前望!誠如段希文將軍說:「反攻無望,返台不能,好好學泰文吧!」

  面對惡劣環境,窮困生活,所發出的爆炸力是無窮無盡的,他們自力更生,發展為今天的一塊淨土,只要生命不息,就是勝利者。今天的美斯樂已經是國軍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了,能說流利的泰文和中文(國語、雲南話),他們大都種茶葉,經營民宿為生。今天他們已走出悲情,面向國際;你看!山上有依山傍水而建的小木屋,木屋裡有五星級的咖啡館,來這裡享受下午茶的悠閒,這不就是台灣小確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