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救港 盼出猛招

已婚免稅額加倍 代供強積金保就業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本已下行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中小企大面積歇業嗌救命,阿公阿婆通宵排隊搶口罩,小市民狼狽搶米搶廁紙搶消毒劑。香港正面對前所未見的內憂外患。月內將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市場焦點將落在共渡難關的紓困措施上,期望非常時期有非常措施,救救香港。■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本月26日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政府已預告本財年會出現財赤,市場人士暫時最悲觀估計本財年將錄得逾700億元財赤,為15年來再度見紅。在庫房「倒貼」的預期下,市民的期望也有別於以往庫房水浸時的派糖分餅仔措施,今年關注點料將落在共渡難關的紓困措施上。
綜合香港文匯報近日採訪所得,今年商界及小市民都有不同期望,不少建議均期望政府進一步可寬減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同時再提高子女免稅額及供養父母免稅額等;亦有建議協助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如豁免旅行社,酒店和餐廳牌照費額外12個月等(見表)。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去年以來修例風波對本港經濟影響未必太大,反而今年1月爆發的疫情影響較大,因為市民連出街都不敢,更遑論消費,因此建議政府可考慮派發配對消費券,如香港市民每消費1元,可獲派1元消費券,料比起派現金,可更有效刺激消費。
收入減少 捱貴價抗疫物資
立信德豪董事兼稅務服務總監張瑛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預期香港本財政年度將見紅,除了受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社會事件影響,今年1月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亦影響本港收支情況,因為疫情下不少行業以至打工仔都受影響,正常收入已經減少了,再加上市民或因需撲口罩等物資、捱貴�R等而產生額外開支,認為政府應該在大眾市民最需要時,利用以往盈餘推出一系列救急扶危措施。
倡提供租金開支扣稅安排
民生方面,張瑛建議政府重新評估個人免稅額,將個人免稅額由13,200元上調至15,300元、已婚人士免稅額加倍,提高子女免稅額及供養父母免稅額等,以幫補納稅人在消費開支上負擔,以及擴闊稅階,將每級稅階由現時的5萬元擴闊至5.5萬元,同時建議提供租金開支扣稅安排等。
安永則建議政府繼續推出撐企業保就業措施,尤其在不少企業傳出裁員消息之際,建議引入僱傭補貼計劃,由政府代每位合資格中小企僱主向強積金計劃作出5%的強制性供款,上限為每名員工1,500元,為期6個月,以鼓勵中小企在香港當前面對的經濟困境中盡量不裁減工作崗位,預計有關紓困措施涉資118億元。
倡容許虧損抵消應課稅盈利
羅兵咸永道則建議,政府寬免集團虧損稅,容許企業將現課稅年度的虧損抵消過去三年的應課稅盈利,以改善企業資金流。該行同時建議擴大自願醫保計劃保金的扣稅安排至私人醫保計劃,以及提供私人醫療開支稅務扣減,每位合資格的受保人每年上限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