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後染Omicron 抗體高未打針6倍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及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病毒學講座教授裴偉士團隊,早前就疫苗對Omicron變種亞系病毒分支的保護力進行研究。團隊將120人分為6組,按其接種疫苗種類、劑量及曾否感染等進行比對。結果顯示,從未接種疫苗人士在感染Omicron病毒株後,抗體反應較弱;已打針人士在經歷Omicron病毒株突破性感染時,能產生更強烈及有效的抗體反應,較從未打針人士高出6倍或以上。另外,已打針人士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更廣泛,對其他如Beta及Delta新冠變異病毒株亦可產生抗體反應。

  研究並發現,與接種3針科興相比,打3針復必泰在應對香港流行的Omicron BA.2病毒株時,產生中和抗體濃度更高。而康復者不論補打1針科興或復必泰,產生中和抗體反應,甚至會比打齊3針的未感染者更高。

  參與領導該研究的裴偉士表示,接種疫苗有助「訓練身體」,預防感染後產生嚴重病徵,完成接種人士在經歷突破性感染時,會產生非常強烈及廣泛的免疫力對抗Omicron BA.1、BA.2及其他不同的變異病毒株,相信打針亦有助為將來可能再被新變異病毒株感染作好準備。

  另一名領導研究的許樹昌指出,未打針人士不應誤以為感染過Omicron病毒株後,便可誘發身體產生強大的免疫力保護自己,將來可免受其他變異病毒株的侵害,事實上,未接種人群中,自然感染Omicron病毒株引起的抗體反應較弱,而且對其他新冠變異株沒有廣泛的保護作用。他強烈建議未接種疫苗的患者,在完全康復後(即感染後至少一個月或以後)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