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學生院舍支援 「親身經歷學以致用」

◆學生正在為院友進行按摩及拉伸物理治療。 受訪者供圖
◆學生正在為院友進行按摩及拉伸物理治療。 受訪者供圖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院舍爆疫導致人手不足,嚴重影響服務,加上公院當時不堪負荷,不少染疫長者及殘疾人士被迫在院舍內隔離。在疫情嚴峻時刻,社聯招募多名健康及護理相關學系的專上院校學生到全港逾100間政府資助殘疾人士院舍及安老院舍,參與前線照顧及護理工作。多名參與的學生昨日接受了香港文匯報訪問,有學生分享初次落場就遇上自閉症院友情緒激動,一度貌似要衝向她,但她坦言這是寶貴一課,汲取不少課本上沒有的職業經驗。學生們也以「能為社會出一份力」為榮,「親身經歷先能夠學以致用。」

  理工大學職業治療學學生潘彩蘭被派到扶康會啓悅成人訓練中心照顧院友,第一日落場就有「奇遇」:當時一名自閉症院友情緒激動,「他一見到我就衝過來,捶胸頓足好像要打我一樣,當時我也十分害怕。」

  讓院友感溫暖 立志投身社福

  在有經驗的院舍職員協助下,潘彩蘭不單沒有畏懼,反而漸漸學會如何與自閉症院友相處,例如通過使用耳罩、調校燈光等來紓緩自閉症院友的感官刺激,能令他們冷靜,「自己雖然在課堂上學過自閉症相關知識,但只有親身接觸才能夠學會處理。」

  理大物理治療學學生梁諾瑤、何淑紫及都會大學護理學學生陳曼湘同被分配到扶康會潔康之家進行服務,同樣獲益良多。梁諾瑤曾陪伴一位難以控制行為及溝通困難的院友前往急症室照X光,「這位院友不願配合戴口罩,及不斷重複一些動作、甚至咬我。」但通過這次經歷,梁諾瑤明白如何控制特殊病人的行為,順利陪診的同時還盡量減少對其他病人的影響。

  何淑紫補充,她在院舍中學會了言語之外的第二種溝通方法。她有一次在清理桌面時扔掉了一位院友使用完畢的一次性空杯,「沒想到這位院友十分生氣,當時令我不解,之後通過院舍職員,了解到這位院友在喝完水後習慣把玩一會兒水杯,這令我明白照顧不同院友要熟悉他們的習性,觀察十分重要。」

  陳曼湘在院舍服務期間體會到了與在醫院實習的最大分別——「疫情特殊時間,院友無法回家及外出,他們缺乏的運動及社交都可以由我們來彌補,讓他們感受溫暖的家,畢業後我亦會考慮投身社福業。」

  扶康會服務總監葉鍵池坦言,學生們的服務質素已超出他們估計,「起初還擔心學生初來或需要我們照顧,沒想到他們很快適應,不單能幫手照顧院友,還為院舍分擔壓力。他們學習經驗的同時也傳遞知識給院舍,通過創新的方式,拍攝運動及按摩影片,供院舍職員參考,大家關係十分融洽。」

  社聯復康服務總主任李鳳儀表示,社聯月前獲聯豐集團捐款3,500萬元推出「青年護理專業闖未來」計劃,目前有295名學生於152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工作,僱用期為三至四個月,月薪逾2.8萬至 3.2萬元,日薪1,290元至 1,480元不等。

  她對計劃整個過程都表示滿意,「不單學校和社福機構大力支持,我們會嚴格把關,參與學生除專業要求外,必須打過2針疫苗,目前參與計劃的295名學生中沒有一位確診新冠肺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