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增肌 唔使靠食肉
要對抗因身體老化導致的肌肉流失,比起一般成年人增肌時所面對的挑戰更大,除了身體機能較差之外,各種痛症、藥物、胃口變化等都增加了長者增肌的難度。有長者因為咀嚼及吞嚥困難、食慾欠佳、消化能力減弱,或是因為不同慢性疾病而需要戒口,令營養的攝取量低於建議標準,影響肌肉健康,因此更應攝取適量營養,並平均分布於三餐之中,才能維持肌肉質量。
巧妙烹調幫助咀嚼
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質組成,熱量不足會造成營養不良及肌肉量減少。一般60歲長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量,每日進食大約1,700-1,950卡的熱量,亦可透過進食魚類及菇類吸收維他命D,有助調節蛋白質及肌肉,幫助肌肉細胞增生。不過,集中於某一餐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對腎臟造成負擔,長者可於一日三餐每餐進食15至20克蛋白質,例如可以在早餐吃兩隻雞蛋和一杯牛奶,午餐吃一份四季豆、兩隻雞中翼和一杯豆漿,晚餐吃一份豆角炒瘦肉,這樣就能攝取一日所需的蛋白質。
由於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咀嚼及腸胃吸收功能也有所降低,進食肉類等蛋白質食物比較困難,因此在飯菜的烹調方面需要用心講究。除肉類外,魚類、白豆腐、扁豆或其他豆類製品都含有較高蛋白質。以下4個方法,可以把蛋白質食物巧妙融入飲食中,並且讓食物變得容易咀嚼和消化:
1. 可根據口味在稀飯中加入豆類或碎菜、碎肉,一起煮爛,放適量油鹽。
2. 煮麵條時,放入雞蛋、薄肉片和蔬菜,做成湯麵。
3. 將生雞蛋加入牛奶,做成蛋羹,適合缺牙的長者。
4. 將肉攪碎,根據口味放入調味料,做成肉丸,和蔬菜一起煮成肉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