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今年首季宏觀槓桿率升4.4個百分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發布報告表示,2022年一季度內地宏觀槓桿率從2021年末的263.8%上升至268.2%,上升4.4個百分點,升幅明顯。

  報告認為,疫情仍是最大不確定性,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從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狀態來看,外部衝擊的負面壓力依然較大,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很可能不及預期。如果全年經濟增速不及5%,槓桿率或將上升近10個百分點。」

  該份由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負責及撰寫的報告指出,受疫情衝擊,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中,宏觀槓桿率總共上行了17.3個百分點,其中2020年上行了23.6個百分點,2021年下降6.3個百分點。

  今年第一季度再度出現槓桿率上升的態勢,一個季度即上升了4.4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上較高的增長速度。一方面,經濟增長的三重壓力不減,經濟增速仍處於較低的位置;另一方面,債務增速提高,帶動宏觀槓桿率上升。

  從槓桿率結構上看,首季帶動宏觀槓桿率上升的主要是非金融企業部門,上升了4.1個百分點,佔到全部升幅度的近95%;政府部門槓桿率也有小幅提高,居民槓桿率則基本未變,房地產貸款較為穩健。

  非金融企業佔比近95%

  報告提到,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開始較大幅度反彈,第一季度上升了4.1個百分點,「但並未根本扭轉企業資產負債表式衰退風險,企業投融資意願仍然不強。企業槓桿率抬升主要由於利率極低的票據融資大規模放量,企業長期貸款增速仍在下降。」一季度票據融資以35.3%的速度暴增,票據融資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合計增加8,818億元人民幣,同比多增1.04萬億元。

  倡增發國債穩增長

  報告認為,目前美聯儲正處於加息周期中,人民幣匯率有貶值壓力,對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鬆帶來制約,而且在市場預期偏弱、企業面臨資產負債表式衰退情況下,貨幣寬鬆的效果也有限。

  報告建議,當前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國債發行規模,支持中央提出的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力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