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疲勞/「特長工時\僱員增近三成

  圖:第五波疫情下,失業率回升至5%,建造業是其中一個重災區,行內不少工友工時均較平均為高。
  圖:第五波疫情下,失業率回升至5%,建造業是其中一個重災區,行內不少工友工時均較平均為高。

  香港打工仔的工時長、過度疲勞的情況長期未有改善,香港更是全球長工時的前列城市。《大公報》翻查統計處今年3月發表《2021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發現2021年全職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4.3小時,與2020年相同。

  不過,去年全港261.01萬名全職僱員中,每周工作多於40小時的僱員比例高達82.1%,而工作長達72小時的「特長工時」僱員,即每日平均工作12至14小時,由前年的38200人,增至去年的49100人,增幅達28.5%。

  2021年的「特長工時」行業,以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人數最多,有30400人;其次為建造業4600人,陸路運輸3000人,及零售2700人。2020年「特長工時」行業,以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人數最多,有22800人;其次是餐飲服務及建造業,分別有3300人及2900人。

  勞聯近日發表香港打工仔的工作疲勞情況問卷調查,訪問564名六大行業打工仔,超過六成受訪者每周平均工作44小時以上;超過三成半的工時為50小時或以上;超過兩成人為55小時或以上;近半成工作時數多於75小時。

  研究報告促訂最高工時

  國際勞工組織(ILO)建議,每周工作時間為40小時。根據瑞銀集團2018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香港每周平均工時高達52小時,是77個調查城市的長工時之冠。瑞銀2016年發表報告,檢視全球71個城市涉及15個工種,發現香港平均工時最長,每周逾50.11小時,比全球平均工時多38%。

  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發表全球首份研究長工時與死亡和健康關係的報告,估計2016年有39.8萬人因每周工作至少55小時而中風死亡,另有34.7萬人死於心臟病,研究建議政府訂立每周最高工時法例。\大公報記者梁淑貞